年轻人心态的微妙变化
一位在理工学院执教的朋友,几天前向班上学生了解他们对母语教育课题的反应,出乎他意料之外,几乎全班都反对华文在小学离校考试的比重调低。一名来自讲英语家庭,在学习华文的路上跌跌撞撞的男生,甚至埋怨现有制度使他不必考好华文就能升上大专,给他和友人留下“读也读不来,讲也讲不好”的后患。
有学生承认他们当年考华文确实满头大汗,巴不得它立刻消失。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逐渐体会在双语之间游走的好处,也在网上发现世界各个角落学华文的人与日俱增,自己抱怨要学双语,其实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名正在自费学日语的学生说:“华文是我们的母语,掌握起来比日文容易,又是免费可以学到,为何不学?”
我的邻居出身传统英校,自称华语说得“很烂”,但不断出差到中国之后,华语越说越溜,可他家里毕竟讲英语,孩子还是面对华文难学的困境。即使如此,他还是很乐观的说:“不止华文难学,数学也难学,我们不能说难学就丢掉,让孩子失去在未来世界竞争的利器。我告诉孩子,你们得‘咬住子弹’(bite the bullet,意即咬紧牙关)的学华文。”
另一名也是出身传统英校的朋友说,他和许多朋友都清楚记得当年学习华文的艰难,原本以为友人都会支持减低华文在小学离校考试的比重,不料却听到有人抱怨“现在的华文水平比自己当年读的华文第二语文还低,如果比重还减低,我们的孩子怎么还会努力学习华文?”
能在水晶球看到未来世界的人正在增加,这次针对母语课题的讨论,正好提供了难得的反思机会,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以流利的英文在各种管道与媒体上表达保留华文比重的愿望。这为新加坡继续坚持推行双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眼下的问题在于,我们将如何通过因材施教和活学活用的方式,协助他们的孩子掌握力所能及的华文程度,确保每一名华族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程度的华文。正如总理所说的:“我们必须因材施教,放弃一刀切的做法,根据学生个别的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以进一步激励学生自发自动地把母语学好。”
努力让母语生活化
总理在说明“活学活用”的教学概念时,提到了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新闻报道当作教材和考题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母语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值得关心华文教育者大力支持的概念。尽管总理并无阐述其中的细节,但让华文学习同生活挂钩,鼓励学生多阅读华文新闻报道,以华文了解时事和周围发生的事情,肯定能激励他们多学多用。
我们可以预见更多的“轻松教材”将登上台面,包括更多学生所喜爱和熟悉的次文化如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漫画和流行小说。为了贴近华文运用方式在未来10、20年的改变,如何利用电脑输入汉字、发出华文手机短讯、在网上发表帖子以及浏览华文网站,也显得更为实用和重要。
对于关心华文水平不断下降的国人来说,总理借用(新加坡)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所说的“保底不封顶”,明确表达母语教育的目标,也让人宽心。那些能读好华文的优异生,政府将让他们在母语的学习路上“尽量走远一点”,并确保他们获得更好的奖励。
诚如总理所强调,政府要维护母语教育的地位,需要很大的政治决心,这种决心必须建立在所有希望母语教育继续在新加坡茁壮成长的人民的大力支持之上。
教育部预料会在几个月后,分阶段宣布母语教学改革的细节,关心母语教育的民众,应当以务实和积极的态度拭目以待。只要维护母语教育作为大基石,鼓励所有华族子弟学好华文的基本方向没有改变,其他细节必然可在政府与民间不断良性互动和交流的情况下逐渐成形。(林义明)
参与互动(0) | 【编辑:董方】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