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
爱迪生说:“成功是靠一份天才,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我很赞同他的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叹息自己天生愚笨,成不了大器。其实,这种叹息是没有必要的。常言道:“勤能补拙。”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补偿的。梅兰芳年少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博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并没有使他灰心,反而更坚定了学戏的信心;他喂养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以此来矫正眼力。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随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如此艰辛的磨炼,梅兰芳那双眼睛变得如一潭清泉,明澈如镜,如一汪秋水,明媚动人。在眼睛的缺陷克服后,他便苦学各派戏技,独创了梅派唱腔,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文明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时被老师称为:“智能低下的人”,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自己便刻苦努力、奋发钻研,最后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类似勤奋弥补了笨拙、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古往今来举不胜举。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勤奋努力,抛弃一切投机取巧的念头,见困难不低头,遇失败不灰心,百折不挠,愈挫愈奋,一年、二年、五年、十年,必变笨拙为聪明、愚昧为睿智,最终必成大器。
反过来说,一个人既使天资再好,若不勤奋好学,也是不能成才的。宋代有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便会作诗,被乡里称为奇才,可说聪明过人,但他出名后,不再勤奋上进,而是整天由他父亲带着到处吃喝受礼,结果诗才枯竭,和普通人一般。类似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一直保持班上的前列,中学升学考试成绩更是各列全市之首,亲戚朋友都夸奖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一年后,他的成绩排在全班倒数第六。他母亲生气地说:“真是个笨蛋!”其实,他哪是什么笨蛋,只不过是在一片夸奖声中变得骄傲了,不想过去那样勤奋了。
通过上述例证,证明一勤天下无难事。如纪昌“学射”是勤,王冕“挂角”是勤,李白“铁杵磨成针”也是勤。哪里有超乎常人的勤奋,哪里就有“天才”。勤却能补拙。(作者:王星萍 摘自:缅甸《金凤凰》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