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新加坡传统英校用双文化故事让学生了解“忠义”

2011年11月11日 1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加坡传统英校用双文化故事让学生了解“忠义”
    英华小学一个小五班级前不久上了一堂特别设计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从岳飞的事迹和圣经人物的经典故事中了解何谓“忠义”。(邝启聪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向学生灌输普世价值观,无需局限于单一的语境或文化观。前不久,新加坡英华小学一个小五班级就上了一堂特别设计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从岳飞的事迹和圣经人物的经典故事中了解何谓“忠义”。

  这堂课长达一个小时,分成四个有趣的环节进行。教师先通过学生习惯接触的生活辅导(pastoral care)课英语故事,向他们介绍相应的华文主题。接着,教师通过解构汉字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忠”这个字表示不偏不倚,发自良心的意思。

  过后,教师再分别使用《公民与道德教育》课本的故事,以及选择各一个代表中西文化的经典人物,引导学生以对比的方式,思考和反省“忠义”的意义。

  上了这堂课的林琨峰(11岁)说:“很喜欢啊,因为可以听很多故事,不只是圣经里的,还有课本上的、来自中国历史的也有。”

  以双文化架构设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是中正中学(总校)副校长彭俊豪的构想。即将升任为中正总校校长的彭俊豪是第11届“教育领袖课程”的学员之一。这个由国立教育学院举办的课程旨在培训资深教育工作者成为校长。在受训过程,学员被分配到一所学校实习,并针对那所学校的情况构思一个创意研究项目。

  彭俊豪被派往英华小学,而他受访时说,这套教学方案的灵感来自英华家族的历史。

  对一般人而言,英华家族属于传统英校,但在彭俊豪有机会深入了解英华的建校史之后,发现该校于1886年创立之际,便已开始推行具有前瞻性的双语、双文化教育。和当时其他民办私塾不同的是,英华学生上午用英文上课,下午用华文学习。

  意识到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学术基础、情绪智商,还应有跨文化修养,彭俊豪借助英华的最初的办校理念,设计出使用双语、双文化观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

  彭俊豪说:“学生给我们的正面反馈说明他们并不排斥华语。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这两种文化是对立的。只要以他们比较适应的方式教学,孩子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跨文化的人文关怀。”

  在策划教学方案时,彭俊豪获得英华小学母语部主任王锦妹、育人部主任陈丽芬和华文教师高进兴的鼎力相助。王锦妹表示,有鉴于学生的良好反馈,学校会考虑未来继续沿用双文化框架设计校本品格与公民教育课。

  教育领袖课程自2001年推展以来,每年会开办一次,每次有40名海内外的教育工作者获推荐参与。研究项目表现最好的学员可获得国立教育学院颁发“王惠卿博士奖”。第11届教育领袖课程的结业典礼上个月中旬举行。虽然彭俊豪的构思最终没有获奖,但他的报告却得到同期学员的高度赞扬。

  “王惠卿博士奖”今年的得主是锦文中学前副校长罗洪恩。他目前在美国修读教育硕士学位。罗洪恩参加课程时,到玛丽蒙女校实习。他针对玛丽蒙女校的需要,设计了更有效推行艺术教育的框架,获得评审青睐。(陈能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