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电 (记者 陆春艳)连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政协致公党与侨联界别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积极为“海归”克服“水土不服”建言献策。有委员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居住证”,以解决“海归”回国发展的“后顾之忧”。
黄因慧委员表示,许多新华侨华人在国外定居或入籍后,其中国户口和身份证被注销,他们回中国工作,在办理银行开户、房产证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海归”的积极性。因此,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侨华人优秀人才,首先要优先解决他们“身份证件的非同等使用效力”问题。
他指出,目前,北京、上海推行的“居住证”制度不仅可以一次性解决因身份证件使用效力不同而引起的有关问题,同时也提供了多项优惠措施和便利条件,消除了发挥海外人才作用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因此,他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居住证”制度。
屠杰委员指出,不少留学人才尽管掌握着国际前沿的高科技技术,甚至能够填补中国有关领域的空白,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却在国内“水土不服”,企业发展也经常遭遇“瓶颈”。他说,这主要表现在“海归”技术领先地位难以被认可、创业时融资困难、身份难以认定等方面。他建议,要完善金融市场环境、有重点有目的的引进留学人才,充分发挥涉侨部门凝聚侨心的功能,为“海归”适应国内环境创造条件。
在畅谈华侨华人新生代、帮助侨资企业发展等涉“侨”话题的同时,委员们也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新型医疗合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侨联优势推进对台工作、上海世博会筹办等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