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除了要扫清资金、政策、体制的“障碍”以外,更大的“障碍”是思想深处的观念障碍。这种观念性障碍,人为地造成了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占领国际市场的困难。
一段时期以来,内地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撰文,为中国在步入经济大国行列的同时,在文化产业方面仍居弱国地位感到焦虑。应该说,这种基于焦虑的疾呼很有道理,因为它直面的是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和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早在1998年,美国文化产业中的视听产品的出口额就已经位居出口业的第二位,仅次于科技含量极高的航空航天业。而英国在上世纪30年代,其文化产品的年产值就已超过国内各类产品,排在汽车工业之后,位居“亚军”。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后,也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很快,一股其势汹涌的“韩流”就开始席卷东南亚、日本甚至中国。风靡亚洲的韩版电影、电视剧、歌曲、网络游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仅在2004年收入就达400亿美元。如果加上受“韩流”影响剧增的旅游收入,那就难以计算了。有人做过统计,仅20集《冬季恋歌》就带来了3亿美元的旅游收入。
文化产业趋全球化
而在中国,文化产业虽然也有不小发展,但其规模与公众需求及在GDP中所占比例还相差甚远,更不要说去争夺国际市场了。当年,一部美国大片《铁达尼号》的收入相当中国内地全年电视出口额200倍的惨状,恐怕至今还让不少人内心隐隐作痛。
在看到了中国文化产业落后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后,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参与这种竞争与竞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可不可以自产自销、自娱自乐呢?换句学术一点的话说,就是当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的时候,文化领域是否可以保持两个市场(国内与国外)的相对独立,或者干脆就不搞什么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呢?于是这就涉及到了前面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即文化市场的全球化是否也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的问题。笔者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不管我们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文化市场的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一样都是不可否认也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打一场文化“翻身仗”
造成这种文化产业全球化趋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出现并存在时,当它进入了资金投入生产销售和物流这些经济链时,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变成了文化经济现象,也就自然而然纳入了产业经济的轨道而溶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此时,力图保持两个市场就纯粹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了。第二,文化产业是一个大范畴。在这个大范畴内,技能文化、娱乐文化和历史文化(如考古)本来就有很多是属于全人类共享的内容,是人类进步中的文化印迹。显然,由这种人类共享文化形成的文化产业自身已经具有全球化的潜质,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全球化无非是使这种潜质加速显现并变成趋势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扭转中国这种经济大国文化(产业)弱国的局面呢?怎样才能使中国文化产业这支弱旅打造成一支劲旅呢?
诚然,资金的支持是必要的,这包括国家财政要掏“真金白银”。政策的支持也是必要的,这包括给予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建立在相关税收政策引导下的社会资金的引入。适当地“保护”也属必要。尽管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等于要采取立即拆除自我保护篱笆的幼稚行动。相反,对付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强势竞争,中国文化产业眼下毫无疑问要走“以发展为主,保护与发展并行”的稳妥道路。事实上,这三个方面的“必要”,中国政府都已经有所作为。无论是财政扶持的国家优秀剧目评选、在国外举办“中国年”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还是在电视黄金时段保证国产各类影视节目播出等等,都反衬出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意向的强烈。特别是最近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十一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规划,更体现了中国热切期望在不长时间内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强国的愿望。从这些角度看,实行前文所说的三个“必要”实际上就是在扫除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政策和体制障碍。
然而,笔者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除了要扫清资金、政策、体制的“障碍”以外,还有一种更大的“障碍”要清除,那就是思想深处的观念障碍。如果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总要时时受到精神的羁绊和思想的约束,总因为认识上的误区而徘徊裹足,那就在实际上选择的是踽踽而行,而绝非主观上希望的高速发展,更不可能像韩国那样,在不到十年内就攻城掠地,打一场文化产业的“翻身仗”!
那么,这种观念性障碍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由于片面地机械地狭隘地理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人为地造成了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占领国际市场的困难。“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本意是要坚持民族特色,在文化建设中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要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但是,今天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却变了味,成了某些人闭目塞听、自我陶醉(其实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拒绝优秀外来文化的遁辞。实际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只有优秀的能够促进人类沟通与进步的民族文化才是世界的。传统社会遗留的某些劣根与陋习虽然也是民族的,但并不是世界的。二是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应该大胆引入,并在与中国社会融合过程中实现本土化和民族化。
关键在于创造精神
影响中国文化产业的另一个观念性障碍是我们至今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文化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内涵欠缺,与此相关的则是人性化创造不足。数千年的封建专制集权制度和宗法式的农耕社会造成的中国人个性张扬不足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加以20世纪中期以后实行苏俄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人的心理辐射,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文化形成了某种僵硬的定势。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人性与人道主义的忽略。文化就是人化、人性化。缺少人性人道内涵的文化能够与世界沟通吗?能受到世界的尊重引起世界的共鸣吗?
值得指出的是,正是由于存在着对民族性和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上的认识误区,才使得今天中国文化产业弯路多多。这几年中国自己的所谓“大片”都是耗资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美,但内容却越来越苍白空洞与贫乏,就是明证。当中国文化在拋弃了以往那种纯说教宣传式的表现手法后,却忽然发现自己并不懂怎样从新的角度,特别是从开掘人性的来表现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就是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尴尬与窘境。中国文化产业能否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关键不在组织、动员与管理,而在于能否唤醒人的创造精神。
(来源:香港《大公报》文:秦晓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