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8日,伦敦唐人街数百名演员和观众共同参与为台湾灾区举行的募捐义演活动。 中新社发 魏群 摄
中新社伦敦九月八日电 题:伦敦老华埠的新故事
中新社记者 魏群
四川的水煮鱼,湖南的腊味合蒸,新疆的羊肉串,超市里甚至还有老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在伦敦华埠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华人们,眼见着越来越多的新菜品冲击了广式酒楼大一统的原有格局,耳听着带有天南海北口音的普通话改变了粤语的独有地位,更见证着伴随新中国国力的强大,这里发生的一个个新故事。
从“我是香港人”到“我是中国人”
溯源伦敦华埠,最早于十九世纪末期出现在东伦敦兰豪斯一带,是由来自中国的海员逐渐聚居而成,因二战时期的轰炸及城市改造而衰落后,华埠西移至爵禄街。这里处于伦敦核心地区,毗邻王宫、大英博物馆、国会大厦等名胜,周边戏院、娱乐城林立,在全世界的唐人街中,位置都当属得天独厚。
来这里的中国人,起初主要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自新界的香港人,靠经营餐馆谋生。在中国打开国门后,这里中国人的来源地日益丰富。而伴随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英关系不断改善,让这里华人感到变化最明显的是身份的认同。
在中国大陆和英国都有生意的全英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会长李文兴对记者说,以前有英国人问他来自哪里,他会说“来自香港”,但现在他会说“来自中国”。如今说自己是中国人,感觉背后的支撑力会更强大,有时甚至办事都更方便。
格林威治中文学校校长陈雪女士,在唐人街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故事。二十年前她到邮局给香港的亲属寄信,因信封上除英文外还写有汉字,邮局的英国工作人员拒绝寄出,说不懂她写的是什么。如今她再去寄信,邮局工作人员看到写有中英文的信封,会笑着对她说:“我真希望我的汉语能像你的英语那么好。”
陈雪说,从这个小事上我就感觉到,中国人的地位跟以前相比大不相同了。
从独营餐饮到百业兴盛
如今走在伦敦华埠干净整洁的街道上,除了各种风味的中餐馆,律师行、会计师楼、旅游公司、中国超市、中医诊所药房的招牌随处可见。
在伦敦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华人单声对记者说,早年间华埠只有几家中餐馆,经常有英国人吃“霸王餐”——吃完不给钱,英国警察也不管,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甚至有身份的中国人都不愿去那里。那时哪能想到如今的繁盛景象。
在这里从事律师行业的李贞驹女士,称自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她现在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帮助来伦敦的中国公司进行投资咨询、办理执照等事务,每年都在中英之间飞来飞去。此外,为留学生、移民办理法律咨询等,也是其重要业务之一。她对记者说,自己的父辈来自香港新界,在这里靠开外卖店谋生。到了她这一代,所从事的职业已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而中国的发展给自己的事业创造了机会。
如今英国已是欧盟对华最大投资国,也是第三大对华贸易国,双方商务、文化往来频繁,而每年还有两万多中国学子来英求学,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华埠的商家们创造了商机,也使华埠业态变得日益多样化。
从手写墙报到华媒竞争
伦敦华埠的老华人们如今还操着一口粤语,在他们年轻的时代,不要说普通话,即使英语也用处不大,餐馆里来了英国客人,按菜谱上的菜品号码点菜即可。
如今,各种口音的普通话在这里随处可闻,餐馆里的侍应生不断变换着英语、粤语、普通话,招呼着八方来客。如果一个人普通话不好,可能会向来自中国大陆的客人表示歉意。
在华埠街头,数家华文报纸进行着激烈的竞争,来自中国大陆的各种新闻占据着重要版面。读者关注着远在万里之外中国大陆的动态,不仅因为那里是他们的祖籍国,还因为那里的发展变化都可能与他们手头的生意直接相关。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之事。
早年间在东伦敦的老华埠,华人们只能通过墙上的手写传单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华埠西迁后,人们看到的也只是从香港空运来的每周新闻汇编;如今,各种华文日报、周报、杂志随处可见,其中既有本地出版的,也有来自香港、大陆的。
十几年前由大陆来此留学的薛平,从经营照片洗印起家,数年前创办《华商报》,如今盈利颇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这里,支撑起更多的服务行业,也使各种信息充满了薛平的报纸广告版面。
面对新华埠的繁闹喧嚣,有些老华人依旧留恋早年间旧华埠的恬淡安宁。这就如同身处高楼林立之中的老北京,会不时回味当初四合院里的闲适生活。但来自天南海北的新生代,却喜欢游人如织、时尚靓丽的新华埠,在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的新故事中,他们已成为主角。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