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一家人两代经营传统茶餐厅 传承古早味
中国侨网11月11日电 近日,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刊登文章,讲述了马来西亚的一间茶室历经两代人的坚守,50几年来随着街市的兴衰,见证老街区人事变迁,至今仍坚持传统手艺冲泡咖啡,成为柔佛居銮当地家喻户晓的古早味咖啡店的故事。
文章摘编如下:
位于毛申律路火车闸门前的民天茶室由符先生的爸爸开设,现在由符先生的兄弟姐妹合力经营。所在的建筑已有近百年历史,当时前方是繁华的金融区、计程车总站及客商旅馆,后方是人潮聚集的美都巴刹(现今大众银行处),占据闹市中的绝佳地理位置。
符先生一家人合力经营民天茶室,如今已经是第二代了。店铺从传统咖啡店转型为住家小炒,以新鲜的食材、充足的分量和实惠的价格吸引大批顾客,也让老字号茶餐厅春天再现。
符致文:延续父亲手艺
在家中排行老四的符致文(49岁)延续父亲的手艺,在店内负责冲泡茶水。
他说,父亲符气真及母亲陈淑妹都来自沙翁,“我爸爸以前是在英军的食堂帮手,什么好吃的他都会煮,西餐他也会做,妈妈的英文很好,她就负责打扫和帮佣的工作。”自他懂事以来,兄弟姐妹几个人从小就在咖啡店里长大。
他说,开店之后爸爸负责茶水,妈妈就负责烤面包、制作椰浆饭、糕饼和经济粉等食物,许多原料如咖啡粉和茶粉等都沿用至今,因此到现在还能看到许多父亲经营时的老茶客来访。
符致全:店内摆设从未改变
二哥符致全(53岁)提到,他年轻时也曾出外闯荡一番,在十多年前与弟妹们一起接手茶餐室之后,几经尝试决定转型搭配煮炒,主厨是得母亲手艺真传的妹妹符美琼(50岁)及太太阮田旦(33岁),另一位妹妹符美玲则制作传统糕饼及麻糬在店里贩售。
他说,“我们店里的陈设从一开始到现在没有改变,完全保留结构,古色古香;父母亲虽已不在,但留给我们的手艺传承,也要一并留下。”
老夫妻拍视频回味相识场景
他透露,因店里很有历史气息,曾有一对80几岁的老夫妻安排孙子、孙女到店里拍摄视频,只为了让后辈回顾两人当初在咖啡店相识相恋的场景,将情义传承,令他特别有感触。
他忆及父亲营业时,一家人起早摸黑从哈芝马南住处走路到店里,锁上门开始煲水冲茶的日子,以及开市时熙来攘往的热闹老城街,今时不同往日,令人不胜唏嘘。
符美琼:改良餐点留下妈妈味道
符美琼表示,因自小常跟着妈妈下打手,经营咖啡店不是难事,加上本身对烹饪非常有兴趣,便毅然挑起最为艰辛的大厨一职。
“我们一开始也不是专做煮炒,也有卖面粉糕、杂菜饭之类的餐点,几经研究后,去芜存菁,改进了很多口味,但属于妈妈的味道我们还是有保留着。”
她提到,因食物分量大,价格亲民,店内吸引许多上班族、学生来访,也积攒许多友情,看著客人吃得心满意足便是对她最大的肯定。
她说,小时候常常捧茶给对面的银行职员,现在看见就读小学的侄女符春香也在没有上课的日子到店内来当小帮手,令她感到欣慰,如果侄女有意学习,便后继有人。
她说,“做了那么多年很有感情,但暂时还没有想到会不会有人接手,因为我是打算做到不能做为止。”
常客饶潮江:踏进茶室就如同回到从前
店内常客饶潮江(78岁)以前在旧巴刹摆档子卖衣服时,就开始光顾民天茶室。
他表示,每次踏入店里都很有回忆,彷佛回到年轻的时候,时光被定格在从前,不曾改变,“我风雨不改来了快40年,有时候天天来,喝他们的茶应该有几千杯,是取代不了的古早味。”
刘明(54岁)、刘天慈(50岁)及来自麻坡的苏鸿霖(54岁)常一起到民天茶室用餐,有时候在一周内到访2、3次。
他们认为店里的餐点有住家味,煮炒火候够、味道佳,且价格公道,物美价廉,非常满意。
相关新闻:
华人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