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年上半年129个楼盘推新 地王项目受考验
历经2014年近1200万平方米、9万多套新增供应的疯狂之后,2015年还会不会持续?今年上半年,广州楼市新增供应呈现什么样的局面?
本刊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有计划推新货的楼盘达到129个。其中,花都以20个楼盘成为推新货楼盘个数最多的区域,南沙、增城以19个楼盘紧随其后。在129个楼盘当中,不乏“地王”、“贵价地”项目,这些项目的定价、成交情况备受关注。
虽然129个楼盘有计划在上半年推出新货,但是大多数对最终推货量都没有确定,“看销售情况而定”是很多楼盘上半年推新货的打算。在业内人士看来,看情况而定的上半年新货,会低于去年同年同期。
A 新货 前低后高
进入2015年,开发商推新货的热情明显降低。2014年12月,广州一手住宅的新增供应还有9770套、过百万平方米;2015年1月,广州新货供应就只有4513套、54万平方米。市场供应一下从炎夏进入到了寒冬,没有过渡期。
“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到3月份,”东部某大型楼盘的营销负责人梅先生认为,经历了去年年底的推货高峰之后,开发商的新货一时难以跟上,加上今年春节假期在2月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春节前后都会比较低,因此开发商到3月份底之前都不会有太多新货推出。直到四五月份,供应量才会大幅增加。“南沙自贸区挂牌,增城区挂牌,这些利好都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会提升开发商推货的热情。”此外,开发商今年定下的销售目标还是很高,而一季度完成的情况不会太好,加上四五月份也是楼市惯常的销售旺季,楼盘推新货的欲望本就比较强烈。因此,“四五月份会出现新货供应高峰。”
“前低后高。”保利地产首席研究员吴定金这样总结今年上半年楼市的新货供应,这同时也是今年全年新货供应的状况。在吴定金看来,无论“后”有多高,上半年新货供应都比不上去年同期,“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因为楼市销售不畅,楼市的施工面积减少,再经过去年年底的一波推货高峰,上半年开发商想推新货也无货可推。”
上半年推出的新货可能会比较少,但是消费者可选择的单位一点都不会少,因为目前市场还有大量的库存尚未消化,市场上在售的房子很多。
B 产品 “刚需”是王道
对于上半年的新货,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同样认为比不上去年同期,主要原因是大户型产品的减少。大户型产品减少,更突显了刚需产品的多。
确实如此。上半年新货中,只有海珠区走纯大户型路线,其余的多走“刚需”路线,大户型只是点缀型产品。以往高端项目林立的天河,上半年推新货的10个楼盘中,只有5个楼盘推纯大户型产品,5个楼盘推中小户型产品;越秀、荔湾8个推新货的楼盘中,更只有一个楼盘推纯大户型产品。黄埔、增城、花都、南沙等楼市重镇,一向主打刚需市场,上半年推出的新货中,刚需产品占比多在七成以上。在南沙,70-100平方米左右、两房到三房的产品最为常见;花都3000套新货中,刚需型产品占比近七成;黄埔、增城刚需型产品估计高达八成。
开发商抢着推刚需产品,当然是因为该类型产品好卖。
去年出台的房贷新政虽然解除了部分改善型买家的束缚,但是刚需型产品依然是最热销的产品,为争抢更大份的市场蛋糕,开发商只有顺势推出刚需型产品,而不是逆势推出大户型。2015年,刚需依然是王道。
C 价格 成本型上升
相比“看销售而定”的推货量,2015年上半年新货的定价更加“随行就市”。对大多数楼盘来说,推出前一两天才最后确定价格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谈到2015年上半年新货售价,黎文江认为开发商会定得相对谨慎,对于当前开发商来说,消化库存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价格稳定,才是消化库存的好办法。黎文江同时还提到,2015年推出的新货,成本大为提升,地价高,人工高,利息也高,因此,上半年新货价格会出现“成本型上升”。例如一些楼面地价2万元/平方米的项目,如果不卖到3万-4万元/平方米,开发商可能会亏本。这些成本高的新货成交之后,最终会拉升整体房价。当然,这和开发商为追求丰厚利润而大幅提价有一定的差别。
梅先生觉得,现在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习惯降价的模式,如果开发商急于调整为涨价模式,其销售可能会受到冲击,因此,上半年价格平稳的可能性很大。
某知名房企投资拓展部总经理徐晓则觉得,新货价格分片区看会更加明晰,北部新货的价格会比原先在售产品还低,东部、中心城区会持平,南部的番禺也可能会下降。
从目前确定价格的新货来看,想要买单价万元以下的房子,还得到增城、从化、花都、黄埔、南沙等区域寻找。想要在中心区买房子,2.5万元/平方米左右只是起步价。
D 关注 “地王”项目
2015年新货中,曾经的“地王”、贵价地项目颇受关注。
在黄埔,这样的项目有保利学府里、越秀保利爱特城;在白云区,这样的项目有佳兆业天御、华发四季。随着地价的不断走高,未来贵价地项目将会成为市场普遍现象,但在当下,这些项目无疑会备受挑战。
黎文江认为,这些项目因为成本高,价格肯定相对较高,如何找到买家,找准定价,产品方面做到令人眼前一亮,非常考验开发商。
梅先生对这些楼盘的销售持悲观态度,认为它们的销售备受考验。梅先生透露,去年东部一个贵价项目开售,开盘只卖出了30多套单位,消化率不足两成。几个月时间过去,其成交套数还是不足百套。“如果定价不慎,贵价地项目的房子会卖得很辛苦。”
徐晓则认为这些项目在2015年上半年不会遇到太多问题,因为拿下“地王”、贵价地的大多是大开发商,这些开发商将利润压到很低,追求的是成交量而不是利润率,因此定价不会过高,“能吸引到买家。”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