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卖房”房企推出个人成交奖励 最高达20万
8月初,旭辉集团推出了“微销宝”,开创了全民卖房的方式,一时间,各大房企纷纷“效仿”,推出了类似全民卖房的销售平台或者直接给予介绍成交的人群返点。如今,包括万科、方兴、旭辉、金科、碧桂园等在内的大型房企都已推出此类销售平台,对于成交的介绍人,最高可获得总房款的2%佣金。一些项目高达20多万元的“介绍费”,让北京掀起一场“全民经纪人”风。
现状 最高可奖20万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遇困,不少市民对开发商打来的促销电话已不厌其烦,但在今后的日子中,恐怕还会受到亲朋好友的“骚扰”。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面上的多家楼盘获悉,“全民经纪人”的销售模式正逐渐被开发商所接纳,只要帮楼盘卖掉房子,就能获得开发商给出的奖励,而且没有门槛的限制。
“首先要跟开发商签订协议,这就相当于‘编外经纪人’的凭证,等你拉来购房人,并完成交易后,就可以直接领取10万元的奖金。”合景泰富营销总监孟令文介绍,只要帮忙推荐的客户能够在3个月内成交,那么介绍人就可直接获得10万元的奖励。据孟令文介绍,目前已有人获得这笔10万元的奖励,还有10多人有望在近期获得。
此外,K2地产也推出类似的奖励,按照其要求,只要年满18周岁,不分性别、职业均可加入,成功推荐购房客户,并促成客户到访V7北湖壹号项目,即可获得300元奖金;未来客户购房成功,K2将最高奖励税后20万元。
而除去合景·领峰与V7·西园这种直接规定奖励金额外,绝大多数的房企还采用了百分比的提成方式。
由世茂地产开发的世茂·维拉项目近期也推出了以“猎冠计划”为主的全民营销策略,为介绍人提供了1%每套的高额佣金和最快的结佣速度。此外,东亚也推出了“全民营销、百二佣金”活动。如销售顺义东亚首航国际和房山东亚朗悦居两个项目的房源,则可获得总房价2%的销售提成,而这一提成比例也创下了近年来京城房地产销售员佣金新高。而国瑞紫金台、方兴在京项目也都给出了相应的介绍费比例,佣金费用在5万元—20万元左右。
房企 销售命中率极高
其实,在房地产营销环节,全民经纪人并非是什么新鲜玩意。更像是“老带新”、“员工带客户”形式的升级版。与传统的介绍方式相比,全民经纪人的优势在于借助微信、客户端等移动互联手段的营销方式将营销范围扩大。那么为何开发商逐渐开始青睐此类的销售方式?
作为最早在京推出“全民经纪人”的旭辉负责人表示,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此类营销方式精准度更高。“包括电商在内的传统方式签约率只有1/10,通过这种方式营销,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是最终签约的”。
孟令文也表示,该活动推出一周,项目处就迎来了11组客户,其中有1组已成功签约,“通过电商做广告,包括推出看房团,都是在大海捞针,但这种方式的命中率更高”。
据悉,对于开发商而言,新媒体全民营销几乎零成本,可以大大缩减项目营销的支出。但孟令文进一步介绍,现阶段的销售模式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改变,毕竟传统方式的销售套数还远远大于全民经纪人的方式,因此,传统的方式依然将是开发商的主流销售。
争论 安全问题谁来监管?
如今,全民经纪人的销售模式使得碧桂园的销售量同比再涨七成;而业界“大佬”万科也在上海、西安等地如火如荼打造“全民经纪人”平台,利用大比例抽佣吸引更多普通人成为卖房主力。
首创置业总经理刘晓光也在微信“喊话”,直言房地产营销的互联网模式探索是“大趋势”,特征便是“去中介化”,也已上线相关产品。
但就在开发商欣喜地认为这将是可发展另一销售渠道时,传统房产中介相关人士的反对声也愈演愈烈。
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就表示,“全民经纪人”降低了行业的人员准入门槛,拉低了经纪人和销售员的职业水平,“服务品质、职业形象、交易规范等各方面都难以保障,会造成行业混乱,影响行业形象。”
链家地产副总裁林倩也认为,“全民卖房”很在保障购房者利益方面有缺陷。她表示,在全民经纪人的情况之下,如果某些项目用利益驱使经纪人,把大量的客户资料以有价方式卖给开发商或卖给其他的代理公司的话,那么客户的隐私安全则无法保证。另外,对于开发商是否在成交后会给予经纪人奖励,也缺乏监管。
只是为了减少库存
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市场好的时候,因为供需结构失衡,所以开发商只需要坐等购房人自己来,便可完成销售。但在楼市淡季市场下,全民经纪人可以动员一切可能的社会力量,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成交。对于市场来说,这种手段可以盘活开发商的存量房源。对于购房者来说,一般这种房源价格都会有优惠,增加了购房选择的余地,这不失为一种淡市下的积极尝试。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则表示,实际的买房操作,比如说签约,网上备案,甚至二手房中介带人去看房,前面只是一个信息传达。让身边的朋友,或者说你知道哪些人有购房意愿,去把信息传达出去,然后引导他们购买房子。
但是实际的操作,涉及到一系列文本,就还需要我们正规的房地产代理和中介企业去完成。所以说它会冲击前者,但不会从本质上颠覆前者。
本报记者 徐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