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4日电 香港《文汇报》4日刊文《收入差距大 分配制度酿调整》。文章说,进入2010年,中央首次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一项关键任务,收入分配领域的大调整或已迫在眉睫,两会代表委员为此献策。
文章摘编如下:
进入2010年,中央首次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一项关键任务,收入分配领域的大调整或已迫在眉睫,这项与每个人利益休戚相关的改革自然是本次两会上最受瞩目的焦点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递交提案建议,为扩大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应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城乡人均收入在“十二五”翻一番,年均增长不低于15%;还有多位委员提出调高个税起征点、降低企业负担等一揽子措施力推收入改革。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收入份额偏低,一直是中国扩大内需的瓶颈制约,也是造成近年来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只占GDP的11%左右。而在上世纪80年代,劳动者工资收入占GDP的17%左右。也就是说,20年来,工资收入占GDP的比例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按照目前中国GDP总计30多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降低5个百分点,意味着减少1.5万亿元收入。
迟福林指出,中国收入分配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太大;二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太大;三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太大;四是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相当大。
此前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民的3.4倍左右,如计入社会保障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会高达5至6倍,这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同时,从世界经济史上看,收入分配从平均主义到差距悬殊,速度和时间也是最快的。
为改变当前收入比重过低、收入差距过大的居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迟福林建议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未来5年间,使城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5%。“用5年的时间,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约60%提高到70%左右,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39.7%提高到50%左右。”
对于提高劳动者报酬,迟福林提出两项针对性的建议:一是实施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和工资定期增长制度。二是推行“职工持股计划”,使职工真正享受到企业增值红利。此外,垄断是造成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快建立起规范化的收租分红制度,提高国有企业上缴租金、税的比重。
全国政协委员、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提交的《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拉动内需》的提案,提出增加居民收入四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改善工资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收入人群和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第二步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到5000元。第三步,减轻企业的税负,让企业增加员工收入,加大科研投入与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四步,通过多种手段刺激消费。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有关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本次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亦将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考。
温家宝总理此前提出今年改革国民收入分配的三个要点:一是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三是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爱,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继续抓好扶贫工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