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爱美却有着大近视眼的民众而言,隐形眼镜或雷射手术似乎是珍贵的发明。
但早在这些科技发明之前,人们矫正视力最原始的工具就是“眼镜”。
现代的眼镜大致可分为近视眼镜(有些是近视、散光同时矫正)、远视眼镜、老花眼镜、太阳眼镜,甚至许多标榜“多功能”的眼镜也开始受到近视族的喜爱。
但对眼科医师而言,眼镜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在矫正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等。“同时矫正近视与散光的镜片就是最基本的多功能镜片,”奥斯卡眼科中心院长张正忠笑说。
非球面镜片》让成像不易失真
如果是高度近视患者,去眼镜行配镜时,老板可能会建议你选择非球面镜片。
张正忠解释,我们的眼球是球面的形状,视野的周边部位影像容易出现球面像差,非球面镜片的设计原理采用不对称的外弧或者内弧度设计,明显减少球面镜片影像的失真或扭曲,也相对提高影像的对比敏感度。
不过张正忠提醒,这种非球面像差的问题大概只占眼球整体不规则像差问题中的10%,而且非球面镜片比球面镜片贵,民众在选择时可多衡量一下。
多焦点镜片》只动眼睛不动头
其实,说到最早的眼镜只有老花眼镜,也就是上了年纪之后用来帮助阅读的眼镜。培根在巴黎监狱里写了一本书,书里就提到他送给教皇一块凸透镜,可以帮助老年人看清细微的事物。
老花眼,是很多年过40岁的人不想面对的问题之一。张正忠解释,角膜和水晶体主要的功能是屈光、聚焦,将影像投射到视网膜上成像;水晶体还有“调焦”功能,如同相机的变焦,在看近、远的景物时,调整镜头的长度。当年纪渐长,水晶体的柔软度与弹性开始变差,特别是40岁以后,甚至连形状也会改变,使得“调视力”变弱,近的东西看不清楚,就成了所谓的老花眼。这时,就得靠眼镜帮忙。
不过曾在美国担任视光科医师、现任台北视光中心主任吴怡璁一直很纳闷台湾人的配镜习惯。他在境外执业时,几乎老花眼族都会优先使用多焦点镜片,但台湾还是常见到不少老花眼族把眼镜推到额头上,将报纸凑到鼻尖前的景象,或是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两副交替使用。
“我常听到一些保守人士不太建议老年人配渐进式多焦点镜片,怕他们适应不良,加上反应变慢,容易头晕、跌倒,”吴怡璁表示,渐进式多焦点镜片的适应期的确比较长,也比一般单焦、双焦镜片来得昂贵,但他认为,只要适应了以后,对老人家而言,眼睛动总比头动来得好。因此他比较倾向在刚发现有老花现象时就配戴多焦点镜片,而不要等到60几岁才开始使用,这样可以缩短适应期。
但他强调,老花眼镜的配镜应该要更严谨。一般眼镜行配镜、验光时,多半只会测量度数及两眼间的距离,但对老花眼镜这种特殊需求而言,镜片与眼睛的距离、镜片的曲度、倾斜度、转头与侧头时的视角等数据,都会影响可视区的范围,甚至可视区之外对象的扭曲程度,现在已有不少眼镜店有配备这样的测量机器,民众配镜时应要求做更完整、详细的测量,以减少适应不良的情况。
(摘编自台湾《康健》杂志2009年10月号 文/杨心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