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60年“软实力”改变中国形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文汇报:60年“软实力”改变中国形象
2009年09月22日 1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22日电 香港《文汇报》22日刊文《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软实力”》说,中国从不像美国那样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强加于别国,不在别国强行推行自己的政治体制,提供经援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更不会诉诸武力解决争端。在国际舆论的视野里,中国已经是以其发展路径具有普适性的国家。中国的经验或中国模式被接受为一种“软实力”,从而对国际社会产生吸引力。

  文章摘录如下:

  “软实力”这个名词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末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积极响应,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并认真谋划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实际上,“软实力”运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早已有了类似观念。《周易》中早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孙子兵法.谋攻篇》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而汉语“文化”一词,本来含义,就是以文化来影响和教化人。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在治理国家和处理与邻国及周围民族关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疆域和中华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新中国重视“软实力”建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其实一直重视“软实力”建设,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软实力”走向世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标志,如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深入人心,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大重要成果。

  历经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始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坚定奉行者,这也是中国拥有越来越多朋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朋友的重要原因。开放包容的胸怀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让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也让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突破口。和平崛起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发扬。改革开放既大幅提升了中国的硬实力,也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软实力”大为增强。包括: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世界对中国文化持欢迎态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十年动乱”造成的精神恶果,继承、培育、更新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国的模式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软实力”的测定,不像“硬实力”那样,可以有一些具体指针或量化数据,但我认为,观察中国“软实力”的增强,可以选择具体的例子或不同的角度,例如:港澳回归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金融海啸中中国的表现。

  落实“一国两制” 提高国家“软实力”

  港澳回归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的大事。“一国两制”实际上蕴藏了“软实力”的内涵。首先,“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兵不血刃收回港澳,除了“硬实力”强大起来外,“软实力”影响力的扩大是一重要因素;其次,“一国两制”为国家之间解决历史遗留的主权、领土问题开辟了一条和平道路,体现了利益兼顾、各方共赢的公平理念,树立了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典范;再次,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和解提供了示范。继续成功落实和维护“一国两制”,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汶川大地震,天地不仁、山河开裂,中华民族却变得前所未有地团结,灾难中爆发出中国强大的“软实力”,充分展示中国民族的凝聚和国格的提升,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赞誉。国际舆论认为,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出来的民族精神,13亿人共克国难的经历“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格”,“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精神与力量,将使它在前进的道路上坚不可摧”。

  北京奥运在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同时,又充分体现“同一世界,同一梦想”的和谐理念、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融合。源自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人类共同价值中融会了和谐、团圆、吉祥、生生不息等中华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汇聚了更多的智慧。北京奥运重塑礼仪之邦泱泱大国的风范,兼收并蓄,善邻怀远,加深了中华文明“软实力”对世界的影响力。

  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推出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并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主张。中国讲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并不是关起门来不搞国际合作,而是致力于推动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努力提高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效率与经济合作的水平。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表示:“中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和做法令人敬佩。”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贡献重大,也提升了中国“软实力”对世界的影响。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等崭新名词频频出现,显示中国已确立从国家层面推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中国在走向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积极构建“软实力”,内政外交中表现为坚定的奉行对外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两岸谋求和解的战略方针。

  中国传统文化具世界意义

  在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的塑造中,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可利用也必须利用的宝贵财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等传统文化理念,逐渐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中国还应向世界展示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无穷智慧、无限魅力和极强的通行价值,这是吸引世界、可以产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巨大力量。

  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之路,注定与美国不同。美国的软实力,体现为一个强势的、咄咄逼人的、唯我独尊的文化。而中国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是美国无法相比的。近年来,美国先是在反恐战争中滥用硬实力,导致其影响力和声望下降,也就是“软实力”下降。其次,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曾经风行全球的“华尔街文化”宣告破产,美国金融信誉和道德备受打击,“美国发展模式”遭到质疑。

  中国从不像美国那样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强加于别国,不在别国强行推行自己的政治体制,提供经援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更不会诉诸武力解决争端。在国际舆论的视野里,中国已经是以其发展路径具有普适性的国家。中国的经验或中国模式被接受为一种“软实力”,从而对国际社会产生吸引力。

  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增强国家的实力,仅有经济的和军事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政治的、文化的和道义的力量,这里也包括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杨志强)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