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去年被大地震埋在废墟下36天才救出来的“猪坚强”,刚收养到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的时候100多斤,如今休养成400多斤,每天有养猪行家兼“保镖”安置在专门的独院独屋里安居。 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中新网5月13日电 香港《大公报》今日刊登名为《“猪坚强”自白》的文章,文章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借“猪坚强”的口,缓缓道出其“成名”过程和“成名”苦恼,发人深省。
以下是全文:
“坚强,坚强,站起身来。”
王福庆带着浓重大邑口音的呼唤由远及近,我知道,又有人过来亲睹我的芳容了。一年来,慕名而至的游客络绎不绝,有时一天多达上百人,直教我应接不暇。“人怕出名猪怕壮”,恰如其分地印证在我身上。
我的出名,缘于“5•12”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凭借吃木炭、喝雨水,我在叫天不应、叫地不闻的情境下,在废墟中煎熬了36天,重见天日时,大家惊为天人。经传媒的宣传炒作,我一举夺下该年度“感动中国十大动物”桂冠殊荣,并被请进四川建川博物馆颐养天年,开始了被尊称为“猪坚强”的日子。
人生确如一出跌宕起伏的好戏。从一头普通的猪摇身一变成为“抗震英雄”,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博物馆斥资3008元将我买下──据说这价钱是一头待宰肥猪的3倍,安排我住进树荫掩映的农家小院。专职护理师会为我洗澡,并每天进行推拿按摩,手法相当娴熟。吃的方面更不用发愁,某集团承诺为我提供终身免费饲料,还让营养师在当中添加调理气血增强免疫的中成药。医生会定期为我体检,还有公司为我投了陪付5000元的保险……我想,所谓小资生活也不过如此。
公众对我的痴迷近乎疯狂,他们对我在废墟中的心理活动进行“合理”想象,硬生生为我套上“创造生命奇迹”的高帽,一切生灵寻求生存的本能行为,被提升至意识形态的高度加以神化。有热心网民为我填词作曲,谱写了一首首赞歌──“它,被埋36天,出来的时候,仪态端庄。它的名字就叫‘猪坚强’”。还有一些房地产商,组织“向猪坚强学习”活动,鼓励同行应对危机共度难关。其实连猪都知道,此举拿我当噱头的意味更甚于实际效果。
凡事总有利弊,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被抬上神坛,成为符号式的“先进典型”,必然要承受不为人知的压力和烦恼。
打从100多斤拼命长膘至400余斤后,护理师就提醒我应保持形象延长寿命,每天饭量由五六顿改为两顿,填饱肚子如今已成了残酷的梦想。不仅如此,自从搬入“单人包间”,我几乎与同类伙伴隔绝,作为一头年届3岁的“大龄剩猪”,就连找一位情投意合伴侣的权利亦被粗暴剥夺。孤独,成了我内心难以化解的情结。虽然博物馆答应让我自然终老,送入屠宰场的担忧已不复存在,但对于我这样一头有思想的猪来说,牺牲自由换取浮华,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痛苦。
做名人难,做一头“名猪”看来也不容易。假如我也写博客,我一定要像那个赛场失蹄的“飞人”刘翔一样,将网名改成“超级身不由己”。(郑曼玲 王志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