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前来祭奠的群众走入在北川老县城内,悼念地震遇难者。 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
中新网5月12日电 《香港商报》12日发表评论文章说,今天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回顾过去艰难非凡的一年,全民一心,众志成城,灾区同胞更是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同胞的全力支持下,以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开展了全方位的重建工程,在令人不忍目睹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受到重创的不屈灾区正在全速获得重生。
文章摘录如下:
5月12日,是令中国人锥心刺痛、无限哀伤的日子。去年今日,一场震惊全世界的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给国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特大损失,近十万同胞遇难和失踪,财产损失上千亿元,四千万民众的生活遭受重创。
今天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回顾过去艰难非凡的一年,全民一心,众志成城,灾区同胞更是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同胞的全力支持下,以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开展了全方位的重建工程,在令人不忍目睹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受到重创的灾区正在全速获得重生。
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区范围面积广大,高山深谷,自然条件复杂而恶劣,不仅为当时的救灾带来了极大困难,也为重建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故此,随后开展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被形容为“中国历史上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任务量最重、内容最复杂、难度最大”,亦为世界所罕见。
尽管如此,经过艰苦卓绝的拚搏,空前庞大的重建工程进展神速,顺利有序。而到目前为止,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当局公开明确表示,在今年入冬前,四川农村受灾居民能够回到永久性住房;到明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百分之百能回到永久性校舍上课;而到明年5月,四川受灾的城镇居民将全部搬进永久性住房。
翻开古今中外人类的灾难史,每逢重大灾难之后,几乎无可幸免地伴随着动荡、流民和疫症等并发现象,而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后,却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瘟疫、没有社会动荡,有研究灾难史的专家称创造了“四个没有”的奇迹。
不仅如此,还通过高度的组织能力,举国总动员,迅速集结全国各地力量,对口援建,反应之快速与重建之高效,令世人称奇,体现了灾后重建的“中国速度”。而且中国在防灾抗灾中,重视发挥体制优势,遵循科学和法制精神,强调合力和效率,注重“以人为本”,创造出了防灾抗灾的“中国范式”。
令人动容和感佩的是,在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和坚毅精神,让人深深体会到我们这个民族危难之际的强大向心力、凝聚力,坚忍不拔、自强负重的品格。这种抗震救灾精神,无疑是国家克服困难,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血浓于水。同胞有难,港人为善不甘落后。过去一年,香港从抗震救灾到协助重建,与灾区同胞休戚与共,风雨同路,竭力为灾区同胞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尽管经济受困,特区政府成立了专门协助重建的“信托基金”,已先后拨出共60亿港元;地震后两个月内,民间和政府就筹集了约30亿元捐款。
目前,香港已承建包括基建、医疗康复、教育、社会福利设施和卧龙保护区在内的122个项目,受惠人数近1500万人次。这一切都体现了港人对祖国同胞的深情厚意。相信港人会一直情系灾区,持续关注灾区;特区政府亦将继续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务求一分一毫用得其所,使受灾同胞得到实在好处。”
“汶川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龙动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