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在天津港举行,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国台办主任王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共同为首航船舶开启按钮。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在天津港举行,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国台办主任王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共同为首航船舶开启按钮。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中新网12月15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12月15日发表社论《大三通启动扩台商活动范围》指出,全球金融海啸后,两岸今日开始全方位“大三通”,金融海啸已经打击本港经济,本港中转港地位又遭削弱,还要留意三通会否触动台资工业投资珠三角的部署。
社论摘录如下:
一九七九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两岸通商、通邮、通航。事隔差不多三十年,终于大规模落实。其中通商早已实现,直接通航和通邮,则是到今天才全面落实。
台湾当局估计,两岸三通,邮件至少可节省两天时间,海空货运每年可以节省新台币二十五亿元(约五亿八千多万港元)成本,至于航空客运成本更可年省新台币三十亿元以上。
更重要的是节省时间,毋须经港中转后,来往台北与上海缩短了差不多一半时间,只需约一个半小时,比在台北乘搭高速铁路火车来往高雄还要快,就算从台北飞去四川首府成都,也只需三小时四十五分钟,台商即日来回都非常方便,形成了两岸一日生活圈,也扩大了台商投资深入内陆的空间和兴趣。
两岸来往节省了金钱时间,香港的中转站利益难免受损。以海运为例,已有台湾航运公司修改部分路线,由经停香港改为经停高雄。空运方面,过去两岸直航包机以来往福建、上海等地为主,在珠三角经营的台商,仍然会选择途经香港;今天开始大增航点,当中包括广州和深圳,珠三角台商可以节省经港的时间和过关手续,对本港机场构成“埋身肉搏”的直接竞争。
今日开始的直航新阶段,是平日包机服务,班次仍限每星期一百零八班,无法取代目前经港澳的逾六百班机。不过,两岸下阶段就会商谈开办定期航班服务,甚至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就签署定期航班协议,到时直航班次会大量增加,香港的中转站角色会进一步削弱。
两岸直航早已在本港盘算之内,受影响的业界早已作好准备,偏偏今年遇上金融海啸,令本港贸易前景更不乐观。十一月是圣诞前的货运旺季,内地出口比去年同期出现七年来首次下跌;而本港机场货运跌了百分之十八点七,客运也跌了百分之五点六,这已是连续第四个月按年下跌。“大三通”后台商客货毋须绕道本港出入大陆,恐怕数字会更为恶劣。
三通节省时间成本,也带给两岸新商机,例如台湾农产品输往大陆,可由八天缩短至四天,损耗率大降。也有台湾电子业人士表示,交通便捷令台商不再独厚深圳和东莞等沿海地区,电子业可以寻求有当地政府支持的廉价生产点。究竟这只是台商争取珠三角政府提供优惠的开口牌,还是严肃考虑的部署,是粤港两地务须留意的动态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