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1日电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华尔街的失业人数或超过20万。这对每况愈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或许是个契机——有种声音最近在大陆甚嚣尘上:到华尔街去抄底人才! 美国《侨报》10月31日发表中国时评文章指出,归根结底,中国金融业还是要练内功。同样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中国经济走势,将如何摆脱衰退阴影和复苏时间的不确定性,这更寄希望于本土精英。
文章摘录如下:
据说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发达城市已经或正在组织金融机构来华尔街“挖墙角”,中国金融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以及甫成立一年的中国投资公司也在摩拳擦掌。
在29日闭幕的第五届世界华人论坛上,国际领袖基金会全美顾问委员会委员马杰对本报记者说,越来越多的侨商正准备回国投资楼市和股市。而本报近日在华尔街的调查也发现,一些华人从业者也在尝试回国发展。
诚然,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衍生品和海外投资方面亟需成熟人才,但华尔街危机是否真的提供了捡便宜的良机?依笔者看,未必。
首先,中外金融公司在市场环境、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在华尔街游刃有余的精英们料难在短期内适应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环境。若他们不能准确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基调,连中文都不熟悉,何谈对中国有深入了解?
其次,除政府监管失当,华尔街精英的行为也是这次金融海啸的重要内因。经济学大师斯蒂格利茨就评价:次贷危机正是“美国最聪明的人把才智都用在了如何逃避管束上。这些人成功了,而我们所有人却付出了巨大代价”。
因此华尔街这套理念一旦引入,则中国的经济安全将遭遇另一种隐形挑战。人们应该可以看到,依照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区域金融中心的经验,一支谙熟市场运作、有国际眼光、具实战经验的高端金融人才队伍的形成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海外人才虽重要,但最终的中流砥柱只能是本土人才——这对上海和北京,可谓是一镜鉴。
归根结底,中国金融业还是要练内功。同样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中国经济走势,将如何摆脱衰退阴影和复苏时间的不确定性,这更寄希望于本土精英。
客观看待华尔街精英的过去和未来并作出谨慎判断,这是采取行动的一个前提。对于“创新饥渴”的中国来说,华尔街的专业和创新恰恰提示着需要冷静的观察视角。
危中确实藏着机会,但在寻找和把握机会时却要慎之又慎。(钟海之)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