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一场番茄大战在广东省东莞华南MALL狂热上演。为避免砸伤事故,15吨西红柿经过专门的软化。此次狂欢活动吸引了上万人观看。游客分批进入番茄池狂砸,根本不管比赛规则,不要分数,只要开心。 中新社发 许康平 摄
|
10月19日,一场番茄大战在广东省东莞华南MALL狂热上演。为避免砸伤事故,15吨西红柿经过专门的软化。此次狂欢活动吸引了上万人观看。游客分批进入番茄池狂砸,根本不管比赛规则,不要分数,只要开心。 中新社发 许康平 摄
|
中新网10月2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23日发表杨永欣撰写的文章指出,没错,番茄节或葡萄节都是西方国家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活动,中国一些网民因此借题发挥,说“番茄大战”等于东施效颦、崇洋媚外。问题是,在这个环球化的年代里,东西方互相学习是很正常的,若“番茄大战”真的能为参与者带来欢乐,为东莞的旅游事业做出贡献,为何不能仿效?
文章摘录如下:
近期从东莞传出的都是负面新闻:一间又一间的工厂倒闭,一批又一批的工人失业。本周一意外在网上看到一张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的东莞新闻照片,原来是东莞在周日举办的“番茄大战”。
可惜,东莞仍摆脱不了负面新闻的纠缠,广州各大媒体在星期二纷纷报道,各地网民大骂主办方浪费15吨的番茄,甚至有网民历数“番茄大战”的“三宗罪”:暴殄天物、东施效颦、崇洋媚外。截至周一晚上8时半,新浪网的调查显示,认为“太浪费,这样做是糟蹋粮食,更何况我国现在还不富裕”者共2万9866人,占87.31%。
我也在新华网的《天下杂谈》频道里看到一篇农民孩子的评论,作者表示:“在我们眼中,看不到‘番茄大战’的重要意义,我们看到的只是那满地鲜红的番茄汁液,只看到了被践踏成泥的穷人的蔬菜”、“为什么要把这些番茄扔掉、砸烂?把这15吨番茄免费送给市民或打工者,难道不比‘番茄大战’更有意义吗?”他也指出,“一斤番茄的价格已涨到了2.8元(人民币,下同),有时候甚至超过3元。15吨番茄也就是3万斤,每斤番茄按2.8元计算,也有8万多元”。
以上的观点我可以理解,对一些穷人来说,看到这么多番茄被践踏的确会觉得不是滋味,毕竟自己要吃也未必买得起。但就因为穷人可能吃不起番茄,就放弃利用“番茄大战”这个有效工具来打响东莞的旅游业,未免顾小失大?
用8万多元就能获得中国全国甚至是海外媒体的大幅报道,其实“物有所值”。若选择采用其他方式来搞旅游业宣传,请著名艺人登台、搞旅游节、在电视上打广告等,没有数十万元是做不到的。此外,宣传效果也未必比“番茄大战”好。
必须指出的是,主办方是向农民买番茄,也就是说,农民应该是高兴的。有网民就指出,“农民要的是自己种的东西赶快卖出去,换的钱越多越好,就像种花的农民,如果有人买了一万朵玫瑰,他会高兴得不得了,他才不会管什么用途”。
穷人看了不是滋味是短期的不悦心情,若能放开视野,看到“番茄大战”所能带来的宣传效果以及长期的旅游业效益,这何尝不是在为东莞制造工作机会,帮助那里的穷人?
至于所谓的“三宗罪”,说暴殄天物嘛,主办方已明确表示,在活动结束后,由专人将番茄池里的番茄汁全部收集好,送往预先指定的养殖场,作为饲料利用,达到环保和资源循环使用的效果。
我也认为,只要此活动不造成市场上的番茄短缺而涨价,足以证明番茄在市场上是过剩的,用它来做旅游业的宣传,不能算是暴殄天物。若要说暴殄天物,不如看看中国一些官员、生意人,或较富裕的老百姓,他们在请客吃饭时为了面子,在餐桌上必定剩下的很多食物不是更浪费?
没错,番茄节或葡萄节都是西方国家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活动,一些网民因此借题发挥,说“番茄大战”等于东施效颦、崇洋媚外。问题是,在这个环球化的年代里,东西方互相学习是很正常的,若“番茄大战”真的能为参与者带来欢乐,为东莞的旅游事业做出贡献,为何不能仿效?说东施效颦、崇洋媚外的人或许本身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容易被西方同化。
一些时候,我们其实可以放下心中那一股老爱批判的心理,以较轻松的心态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在东莞的制造产业前景一片暗淡之际,东莞人今后未必有像周日那样开心的日子,趁最坏的时刻还没来临,让他们先尽情放松一下吧!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