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洲时报:中日韩重启合作颇有分量 利于全球发展

2015年11月05日 1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三年半后重启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视频:李克强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11月5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5日评论文章称,在近期中国外交闪亮的“欧洲季”间隙,有关中日韩关系的话题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时隔3年5个月后,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于11月1日在首尔举行。会后,三方发表了《旨在实现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这三方能够重启会谈以及联合宣言能够签署,这本身就是颇有分量的成果。作为东北亚乃至世界格局中的三个重要国家,中日韩三国对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

  文章摘编如下:

  中日韩三个国家如能增进互信、加强合作,他们的关系将从这里再次出发,并可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或许,一些人还会用“政冷经热”来形容近年来的中日、韩日关系;或许一些人还在寄望着“政经分离”的处事方式。然而,经济与政治本就无法割裂地存在,长此以往,“政冷”必然会给“经热”浇上一盆冷水。因而,要为“经热”保温,必然要改变“政冷”的局面,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中国经济步入深层次调整期,加速发展的亚洲经济日益紧密化等大背景下,亟待磋商的课题堆积如山。在共同的经济利益面前,中日韩也有了某种“默契”——探索并寻求关系转圜的默契。

  而本次领导人会议的重启,“从某种程度上释放了中日韩三国合作回暖的信号”。三国正努力走出近年来充满“负能量”的局面,朝着合作的正面议题重新出发。

  有观点认为,东北亚政治氛围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而自这一点出发,到底走向何方,则由各方今后的具体行动所决定。诚然,就目前来看,影响中日韩关系“求进”的因素并不少。

  比如,在中日韩自贸区(FTA)形成的问题上,因为国情不同,其中难免存在利益分歧。三国去年就自贸区议题进行第六次谈判时,就在热点产品的关税减让、各自市场能够开放的程度上未能达成一致。昔日,日本曾是中日韩自贸区的积极推动者,如今中韩FTA已签协议,日本的态度却有了微妙变化。

  又如,东北亚合作中一直潜藏着一股外力,那就是美国的影响。毕竟,美国同日韩都是盟国,特别在日本的对外关系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中韩关系步入“蜜月期”之际,韩日关系反而充满摩擦与磕碰。这让美国无法在区域内关系中扮演决定性角色。

  2008年领导人会议机制启动,彼时日本还是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几番波折,三国首脑再聚首,中国已经站稳了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位置,并成为东北亚经济内在结构变化的引领性因素。这让日本有些沮丧,又有些迷失。

  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只有认清当下,才能走向未来。日本对于历史难以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对于现状,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在此背景下,如何选择未来,主要取决于日本政府对历史是否有正确的态度。

  以经贸合作推动政治互信,以互信基础夯实求进态势,是中日韩“三国策”的必然脚本。在这样的互动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可成为三国关系再出发的新起点。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