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前三月相处模式或定型一辈子
为什么恋爱都感觉像在折磨自己?
为什么自己每次恋爱好像都处于弱势地位?
就算做出再大的牺牲奉献,也提升不了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
在爱情世界里,一男一女交往“前三个月的相处模式”,往往会延展成为往后“长期的互动方式”。当我们在跟还不熟的人互动时,会不自觉想要找出最适合彼此的相处模式,一旦这个“相处模式”被建立起来,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沿用一辈子,如果中途想要闹革命,就会听到对方飘来一句:“你变了。”另外附赠一双充满不赞同的视线。
想要在爱情的谈判中获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毕竟我们的对手并不是想置我们于死地的死对头,而是恋人。“幸福地相爱着”这件事,必须由一对恋人共同守护,只要有一方觉得委屈、疲累、受辱,这对恋人就输了这场战役。
女人,真正想要争取的,不是男人手中的领土,而是更美好、更和谐、更幸福、更享受的两人关系!
男人想灭火 女人想找出起火点
跟女人怀孕一样,恋情刚开始头三个月是非常危险的时期。
曾听过一个说法,大多数的初恋比较难撑过一个月或三个月,必须等到第二次恋爱时的案例:一切会变得比较容易,相爱时间也会慢慢拉长。不过,身边也有几位朋友,初恋就开始跑爱情长跑,跑了七年、十年到现在还迟迟不肯结婚的人也大有人在。
对于经验不足的恋人来说,有些事一旦在交往前三个月发生,很容易导致分手,甚至从此各自立下老死不相往来的誓言。例如:才刚开始交往三个月,对方就跑去和前女友单独见面,而且还罪该万死的没有报备,女人该怎么做比较妥当?
通常面对争吵时,男人习惯性处理动作是先道歉:“对不起,我错了,我们不要再吵了好不好?和好好不好?”说话口气还有意无意散发出“你不要再无理取闹了”的无赖态度。
这种“女友大人说得是”的态度,往往能把女人惹得更加火大!严重的甚至会开始打电话给你妹们,把大家集合起来,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家伙淘汰出局。
因为对女人来说,这是一种污辱,男人只说自己错了,却不说“自己错在哪”,也撇开“应该怎么做下次不再犯”不谈,只是想尽快息事宁人,代表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或许也不认为自己有错,种种迹象显示,会说这种话的人下次肯定会再犯。
于是,为了防堵男人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之后又做出令人暴怒的事情,女人开始频频追问:“你说你错了,错在哪里?”或者是“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你打算怎么做?”
因为追根究底的口气太过显著,空气中便开始飘出一股浓浓的法官质问犯人的气氛,男人感觉肩头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脸色越来越难看,总觉得女友现在“很卢”,似乎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安抚,才能安然无恙度过这关。
其实女人大可不必这么累,只需要告诉对方:“你一声不响跑去和前女友单独见面,让我心里很不好受。”这样两句话就可以了。
不要问“你说你错了,错在哪里?”或者是“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你打算怎么做?”难道你真以为男友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很多时候男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回避问题,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是逼他吐出实话,而是让他自己自动自发吐出实话,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
一场火灾的发生,所有相关、不相关的人一定都会想要知道起火地点在哪,为什么偏偏就只有他摆出一副只想息事宁人的态度,完全不想找出起火地点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本身就是起火地点。
我们可以很优雅的告诉对方:“虽然我喜欢你,但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种被敷衍的感觉,还有你单独去见前女友的事,也让我感觉很不好。”必须清楚让他明白一件事:我讨厌你这样做,因为这件事让我感到受伤,但我并不讨厌你,也没有要否定你这个人的意思。
如果对方够聪明,也愿意把“回避问题”的怯懦抛诸脑后,就会自动把“错在哪里”跟“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他打算怎么处理”一并交代清楚。
女人要做的事,就是把以上那几句优雅的话清楚、冷静表达完后就闪人,而不是缠着他在现场、马上、立刻给个说法。给对方一点空间,他会把自己究竟干了什么好事看得更清楚。
如果对方一点进展也没有,也不要继续跟对方缠斗,有些事会发生都是有它的制成要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除非对方愿意自我学习、自我领悟,这件事才有可能获得改善。
一旦发现对方属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类型,我们手中只剩下两个选择:
◆ 接受他的个性,并保持绝佳的心理状态,准备迎接往后依然会不断冒出来的类似事件。
◆ 绝不主动找他,等他自己过来把事情解释清楚,如果他不来,就让这段感情慢慢淡掉吧,强求一台麻烦制造机留在身边有什么意思呢?
恋爱,应该是充满甜蜜跟期待的一件事,当手中与对方连系的红线转变成黑线,就请鼓起勇气放手吧。
只有充满勇气的放手,真正属于我们的那条红线,才有机会缠绕上我们的手指头。
古代人恋爱秘笈:
假如你很在意某个东西,别紧抓着不放。
假如它回来了,它将永远是你的。
假如它不回来,表示打从一开始它就不是你的。
现代人爱情实用手册:
有时候我们并非真心想原谅对方,只是还舍不得放手。男人喜欢习惯性装傻、习惯性劈腿是男人的问题,但如果女人选择让对方继续愚弄自己,那就是女人的问题。(摘编自台湾联合新闻网 作者:林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