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媒关注李克强政改新路径:务实理性寻找发力点

2013年03月20日 0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港媒关注李克强政改新路径:务实理性寻找发力点
    2013年2月3日,李克强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梁棚户区考察,入户看望棚户区居民。
    2013年1月5日,李克强与“最美乡村医生”入围人选座谈时,礼请乡村医生周月华先行。

  中新网3月20日电 香港《成报》20日刊发分析文章,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改新路径”。文章认为,李克强首次记者会显示了新的政风和施政方向,至少从经济运行、政府运作、法治建设、社会力量配合等角度阐明了他心中的“政改新路径”。

  文章摘编如下:

  李克强总理的首次记者见面会,宣明施政主要理念,阐释施政重大举措,展示为政个人风格,显示了新的政风和施政方向,值得深味。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推进政改,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已是中共的全党共识。

  如果仔细分析此次见面会上的弦外之音,回观之前李克强的一系列言行,人们也不难发现李克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良苦用心。事实上,李克强一直在务实而理性地寻找政改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我们分析认为,在“两会”记者会的答问中,李克强至少从经济运行、政府运作、法治建设、社会力量配合等角度阐明了他心中的“政改新路径”。

  常言道,财政问题一头连着“政”,一头连着“财”。现代政治的“密码”全在此中。李克强的政改布局由此迈开立足现实的起点,他大力推动财政公开透明度,引入民众监督。在他看来,真正的政改、实质的政改必须从财政入手,落实在公共财政安排上,落实在政府的公共政策中。

  李克强格外强调政务、公务信息公开透明,以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在公开监督下运行,使人民建立政府的本意得到体现。公共权力只有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之下,在阳光运作中,才不会偏离为民众服务的方向。“政府病”大都源于缺乏群众监督。一切政务缺失,几乎都能归因于政府漠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只要真正将“民为本”落实在施政中,中国的政治运作就会呈现全新的格局,政治发展就会进入全新的境界,民本是政改的方向和目标。

  李克强誓言“忠诚于法律”,一切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他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作为新一届国务院工作开局的关键。为此,他力推政府转变职能和迅速瘦身。目前,路线图已经确定。在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他推动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和时限,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他严守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分际,政府不该管的坚决不管。他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法治,民主也缺乏基础和保障。这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其意义比一般的改革更为重要。

  李克强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强调简化社会团体的审批,废除一些不合理的前置条件,让公民有更多的机会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管理。这是实实在在地为公民参与政治创造条件,比起短期内有限度地让渡政治空间更有意义。

  我们的分析认为,李克强总理专注于以实心理实政,不虚言浮词,以免政府空转、民众空喜、“中国梦”落空,其处事作风更值得嘉许。经济、社会发展中自有“更大的政治”。时代已经不需要“空空道人”。五年十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简括分析,李克强是从锐意改革公共治理角度切入,务实理性地推动政改。

  李克强不断打破“潜规则”,高扬“明规则”,清除不合理的规章之度。他迫切希望社会特别是年轻人有纵向流动性,从而不断积累正能量,为政改准备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由公共治理入手,实现政治良性发展,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政改新路径”,其要旨在于:限公权,废特权,保私权,还民权。笔者相信,行稳致远,李克强的新路径才是最有望取得成功的政治发展道路。(范希周 成报亚洲智库高级研究员 )

【编辑:吉翔】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