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最高意义
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项目的选拔赛,今年的东京马拉松赛格外引人瞩目。而在3万6407人之众的参赛者中,有3位参赛者特别吸引媒体的目光:一位是获得第2名的藤原新,另一位是获得第14名的川内优辉,还有一位是南相马市市长樱井胜延。
出生于长崎的藤原新,今年30岁,原本是一名公司职员,因为想成为职业马拉松选手,两年前辞去工作,专心训练——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赞助商,更没有教练。经济陷入困境,每天一个人孤独地奔跑。2008年曾获得东京马拉松第二名,但因伤与北京奥运失之交臂。第二年参加世界选手权仅排在第61名,2011年的东京马拉松仅获第57名。
不断遭遇的失败,反而令目标更执著更清晰:一定要在东京马拉松获得名次,代表日本参加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没有资金来源,没有年龄优势,这些都没有关系,但藤原新“无法想象没有奥林匹克的竞技人生”。“2012东京马拉松”藤原新如愿以偿:以2小时7分48秒、仅次于第一名肯尼亚选手9秒的成绩获得第2名,稳握伦敦奥运的入场券,实现了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27岁的川内优辉,是来自埼玉县的一名公务员。在去年年底于日本福冈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川内获得第三名,被媒体盛誉为“虎之子”,已经成为参加伦敦奥运马拉松最有力的候选人。川内如果有“谋略”一点,完全无须再参加东京的国际马拉松赛,因为如果失败,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自己将通往奥林匹克之路给堵死了。可是不愿意坐等成功的川内,明知失败的后果很严重,仍然参加了东京马拉松,并以第14名的成绩“成功”落选,失去眼看行将到手的伦敦奥运通行证。
落选后的川内请母亲为自己剃了个光头,以此表达对所有期待者和支持者的内疚。回想自己的失败,川内眼眶湿润:“这些经验,都将成为我的精神粮食。而且,因为有我们在后面紧紧追赶,才能令前面的人更快地奔跑,对我而言,这也是参加马拉松的另一种意义。”
而56岁的南相马市市长樱井胜延,从高中时代起就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南相马市是“3.11”东日本大地震的重灾区:地震、海啸、核辐射——天灾人祸样样没少。震灾前的南相马市有7万1千多人口,震灾之后有2万6500人仍然远离家乡避难。
市长樱井的家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不到20公里,至今有家难回,一直寄居在朋友家中。灾后的南相马市一片废墟,要确保住民避难与生活支援,要清除灾区垃圾、去除核污染,身为市长,樱井的工作是超负荷的。但正因为如此,樱井认为体能和耐力训练才更加重要。在东京马拉松赛中忍痛努力跑完40公里全程的市长樱井,在胸前挂着一条彩带,上书:一心再兴南相原。 “从未想过逃跑,永远不会放弃。”樱井说。灾区的复兴,就像一场马拉松,不能焦虑,即使艰难也要一步一步地朝前迈进。
奔跑,原本只是人类逃生时的一种本能,进化到文明社会,它已演变成了一项运动,被赋予了一种精神。每个人的奔跑姿态尽管相似,但目标却各有不同。而奔跑的最高意义,是学会如何承受打击与失败――在不断的打击与失败的疼痛中,仍然一次次去挑战耐力、意志与恒心的极限,去竭尽全力冲刺终点,并在追逐Number One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Only One的自己。
(摘编自《日本新华侨报》 文/唐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