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习近平“人性之旅”展现柔软身段深具魅力
当地时间2月15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访艾奥瓦州马斯克廷市,并于27年前第一次访问此地时结识的老朋友举行茶叙。图为习近平与老朋友叙旧场景。中新社发
中新网2月17日电 习近平为期五天的访美之行紧扣中美“利益共同点”,阐明中国立场,又向美方释疑解惑。不仅聚焦宏大议题,也通过重放小镇,拉近与美国民众的距离。海外媒体对其表现予以赞赏,有评论称,这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人性之旅,习近平充分展现了他个人魅力,有效地增进了中美互信。
香港中通社文章引用分析人士的话称,从13日抵美发表开篇讲话,到14日、15日密集会见美国高层并出席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习近平一行紧扣中美“利益共同点”,强调中方立场并积极向美方释疑解惑,体现出主动、务实的对美外交策略。
香港《成报》文章称,美国应该借习近平访美契机,展示诚意,求同存异,衷诚合作,这才是合作双赢之道。希望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习近平这次访美真正成为“认识、公关及展望之旅”,增进相互了解,为中美两国长远发展铺下坚实的基石。
香港《文汇报》17日社论称,习近平访美,不仅聚焦中美政治和经贸等宏大议题,而且也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人性之旅。习近平深具魅力的个性和具感染力的人性之旅,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也柔性而坚定地表达了中国的原则和底线。习近平用心灵与美国人真挚交流,让人看到中美可以开诚布公地探讨分歧,有效增进了中美互信。
香港《大公报》文章称,从习近平访美一开始就不断释放善意,到美国精心安排高规格接待,都显示这两个世界大国对友好未来充满憧憬。
文章称,习近平的专机降落时,他带着微笑走出机舱,挥手向美国致意,带来的友好、善意、和谐,让中美关系充满着阳光的想象。有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表示,习近平访美,不可能马上解决存在的分歧,却可以为美中未来暖身。
美国《侨报》16日社论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明确表达了开创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信心与决心。在这个美中结构性矛盾看似难以调和的时刻,一种变革的信息已然展露,其方向直指未来,超越现在,超越矛盾,两国领导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建构两国关系。
台湾《旺报》17日刊登发自华盛顿的报道说,大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5日的演说,在立场上没有任何让步,但一连几位在场的人士说,这是他们听过中方领导人最成功的演说,因为习近平在演说中“讲故事”。“人性化”让令人印象深刻。该报另一篇文章称,习近平感性诉求中美民间友好情谊,再次展现他柔软的身段。
台湾《联合报》、美国《侨报》等海外媒体都报道了习近平重游美小镇的情景,其中《联合报》采访习近平老友重聚莎拉•兰迪,她表示习近平重访旧地,是中美友谊价值的最佳诠释,并夸他拥有“聪明”、“专心”、“友善”三项特色。
美国《侨报》文章则称,习近平与老友回忆往事人情味十足。他的个人魅力也让他的老朋友们折服。
台湾《中国时报》16日发自艾奥瓦州的报道注意到习近平在艾奥瓦州晚宴用“山花烂漫”来形容中美地方合作的良好态势,并表示,中美两国的地方合作是两国关系一个重要基础。
台湾“中央社”在“两岸透视”栏目发表“新闻速报”称,习近平访美期间展现不同的面向,在华府严肃指出:“希望美方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在艾奥瓦州的民间之行,习近平举杯与美国民间友人共饮,展现亲和的一面。
习近平在美期间交足公关功课,过去美国媒体只能透过他的党政经历,初步了解他,透过他出席接待活动与演讲,媒体见到一位谨守中国政治规范的领导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称,本次访美行程中,习近平用了通俗歌曲的歌词“路在脚下”来寄托对中美建立良好关系的期许,借用广告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表达中国改善人权问题的诚意。有专家认为他应对这场外事活动时潇洒自如,展现个人的魅力,表现“一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