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陋巷三绝
小时候家居陋巷住的挤,经济环境不富裕,家家户户的孩子,总会干点帮补家计的活儿,如:珠绣(俗称穿珠仔)、织藤(包括藤篮、手袋或家具)、盘炮仗、穿莲子、搓线香;每家每户皆有其强项人员,有家传者,也有天份者,当然,也有因人事关系才得以担当有关的活计的。
初秋伊始,六婶便会担起两箩新会柑,沿街叫卖,但只售果肉,柑皮欠奉,皆因外皮有价,回收上交。这种是“剥柑皮”的买卖,不是人人皆可沾边,听说马伯良药厂便是六婶的远亲。
陋巷也有其它季节性赚钱的活儿,邻近一饼店,每年中秋皆有制作月饼出售。三、四月是开始制作莲蓉之时,干“穿莲子”帮工,便是巷中小孩的活计。大清早在饼店厨房领回数斤用沸水煮烫的莲子,大伙各自或合伙的坐在家门,用竹签把清绿色的莲子芯除掉,手脚勤快者,每天可干两、三回;动作迟缓者,干一回便要等下一天的活了。一般下午时份,饼店回收齐集一天的莲子用量后,便分发工钱,那时有二、三毛钱,各人便乐上半天了。
一年到晩也有能帮补家计的活儿便是凿炮,将炮竹扎砌成六角形后,用木棒撞击铁针,将炮竹一端封口,这制作工序叫凿炮,工钱便宜,赚到的也不多。
某人的生计活儿出问题,大家看在眼里,想在心中,一下子改不了其营生技巧,惟邻舍守望,拿到活儿,相助的交困难户整家赶工,补贴点儿家计。强要孩子兼职干活,多会影响学业,故有家长亦限制孩子兼职意愿。
小巷中有三位年龄相若,交情特好的女儿家,令她们常聚一起不是干的活儿相同,也不是不顾学业的野孩子,恰恰相反,她们各自干不同的帮家活计,三位家长自豪的是:各人赚钱不少,学业成绩亦不俗,班中排名皆前三位。她们还有一个习惯:春秋段考、夏冬期考皆会一起温习功课,此外,三人不时串门,齐齐研习赚钱生计技术,听说各人除自己强项外,兼学的技巧亦有板有眼。
亚英,自小靠珠绣赚钱养家,每天放学回家,端坐放了绣珠架的木台前,架旁几个高身搪瓷小碟子,盛着不同颜色的圆珠,只见她手执利针,在珠堆里戳几下,拿上来便贴在线架的几条长线间量度,多了的珠子便用食指弹回碟子里,不足之数便往碟中似捞像刺的,转瞬间,便把适量的珠子压在珠架上的几条线里,用针回穿一次,便是这样重复的动作,不消半刻钟,一条珠带便可从珠架上拆下来。
小娟母亲在藤厂工作多年,年纪稍长便留在家中,接些外发工作,她从小看着母亲织藤器,由藤篮、藤手袋、藤椅及小家具等等,才八、九岁,便能安坐一旁帮点小忙,织“底”便是她开始的第一课,听说一个月便能独当大任,三个月后更能做“上身”工序(所谓“底”,便是藤器、藤篮的底座;能完成延伸部分,行内人叫“上身”)。
云女乃香婆女儿,她十岁时,便能学着母亲,在特设的低矮工作台,伏案而坐,一堆香团放一旁,右手拿木香板,左手执香骨(即:香枝),用木板先触香团,上下几个小动作,便能拉下条状黄香,接着迅即把香枝压上香条,香板陡地从上压下,沿斜木台上下推压几下,香条便黏在香枝上,不消三刻,几十根线香已排在身旁一块案板上。
三人掌握的活儿,各有因由,其它人难望项背,陋巷早已传诵,后有闻者,初未相信,瞧过便只有折服份儿。不知何人何时提出一个话题:三人孰强?
但却有云:各有手艺,技巧迥然,不尽相同,实难比较。此事原已作罢,岂料还是有人想出高下分野方法:一天时间内,谁靠自个活儿赚的钱最多为胜;又有提议,上半天作自己的活儿,下半天干对方工作,合算起来工钱多寡定胜负。总之好像偏要定个高下不可。不知谁又来了这个决定:每人干三种活儿一天,合算起来的工钱定胜负;但三天时间有人说太长,总之结果还是没完没了!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暑期结束了,开课后不久,六婶又上街卖柑了。
最终好事者提议一天内决胜负:每日有廿四小时,八小时睡眠,四小时吃饭休息,各自干自己的强项及对方活儿各四小时,合共廿四小时,当中十二小时的工钱合起来便是三人比较的“量”,眞亏那些闲人算的“数”。
陋巷三绝间的较量规矩好像定下了,参赛人看似只有参加不参加的决心,看热闹者倒没有更改规则的理由。当然,不参加没大损失,但人面如树皮,陋巷地小嘴杂,谁个能呑下闲气?三个女孩看似没大意见,但巷中闲人总会挑起一些“话题”来,最后,大伙便期待一场较量。闲人便是这样,哪会顾上别人感受?
三位情同姐妹的街坊,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早上见面不瞅睬,中午碰上如陌路,黄昏擦肩没话儿。街坊看在眼里不是味儿,好事者倒似乐开怀,对不可知的结果,尤引人入胜吧。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约定的比赛日期。
大清早,好事者便集在陋巷空地,主事人已到场,可是三个参赛者却不知所踪。六婶又把昨天拿到的新会柑挑在担子上,开始一天的沿街叫卖。
快中午了,有人问过,亚英、小娟、云女等人的母亲,皆不知其女儿去向。
下午时分,有人等得不耐烦,开始四散。
夕阳黄昏,六婶挑着盛满柑皮的担子回到陋巷,好事者问:今天可有见到相约较量的三女娃?
六婶点了点头。
听她们仨说:眼下秋季考期将近,为免受扰,要在外勤习功课。
六婶从连胜街回来时,在白鸽巢前地见到三人一起温书。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