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中的人气
文字的魅力在于可以用于描写,凝练的诗句只用几个字就可以把景致和人物全摆放到你的面前,有时也会让你琢磨不透——作者到底是要写景还是写人?朦朦胧胧的意境,往往可以激发你无尽的联想。
苏轼是一位高手。他写道:“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六句里面,有景色,有声响,有他人动作,有自己感受。夏日你步入故乡的村落抑或还能捕捉到其中的几分意蕴,若到了异国他乡,只怕那就难了。苏轼还写过:“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落花飞絮,春意阑珊,但芳草和佳人都冷淡了欣赏者,如此落寞,你可曾感受过?这位宋代诗人最了不得的手法,是能在字里行间实施景和人之间的大跨度的跳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让河山和历史交织在一起,读诗的人不由得思接千载,极目万里,开阔的意境荡然胸中。每次我读到这段文字,都会替翻译家着急——如此时空转换,他们该如何向外国朋友来传达?
摒除景色来突出人物是另一种写作方式。柳宗元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只剩下一个空旷的场景,读者的心思便会集中到唯一的人物身上,这位钓者与众不同的举动,到底是为了鱼,还是为了别的?还有不见人物只留下那幅生情之景的。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但凡旧地重游的人,虽然未必都有人面桃花的记忆,但可能谁也少不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今的流行歌曲不少也能以景色烘托人情。你听张明敏唱《垄上行》:“蓝天多辽阔,点缀着白云朵朵。青山不寂寞,有小河潺潺流过。我从垄上走过,心中装满秋色。若是有你同行,你会陪伴我,重温往日的欢乐。”歌者是快乐的,也是失落的。蓝天有白云陪伴,青山有小河陪伴,又有谁能和我一起来共享这身边的美景?另有一首关于青藏高原的歌唱道:“人都说高原红,高原上有一张红红的笑脸。”“人都说高原蓝,谁知道蓝天下那汪泉,就是阿妹的双眼。”可以设想,色彩斑斓的高原,若少了这位小阿妹,会缺失多少生机?
出去旅游的人,最爱跑的地方多为不但景色美而且人气旺之处。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上了世界级的遗产榜,所以一年四季都会有中外游客往那里聚集。湘西小城凤凰,一条清澈见底的沱江从城中流过,江边的吊脚楼则是别处难得一见民居,你到了那里,和青山绿水湘西人都接触一番,就有可能慢慢领悟,沈从文和黄永玉之所以能优产,是因为他们生在一个好地方。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言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