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吁让台当局“拼经济”成果更惠及于民
中新网2月3日电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3日刊文说,自2008年9月以来的全球金融风暴、美债风暴及欧债风暴,虽然各项政策陆续推动,台湾经济在国际复苏曙光未明之下仍走得艰辛,也使得多数民众对于“政府”拼经济的努力无感。因此,如何让民众感受到“政府”拼经济的努力,将是未来四年,“政府”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文章摘编如下:
选战告一段落,马英九连任,未来四年可以确立两岸政策不变,两岸经贸政策,也将继续以开放布局为主轴。换言之,两岸关系及两岸经贸的稳定,将是“政府”实践黄金十年政见的基础。
然而不可讳言的是,自2008年9月以来的全球金融风暴、美债风暴及欧债风暴,虽然各项政策陆续推动,台湾经济在国际复苏曙光未明之下仍走得艰辛,也使得多数民众对于“政府”拼经济的努力无感。因此,如何让民众感受到“政府”拼经济的努力,将是未来四年,“政府”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若从民之所欲观察,让民众有感的做法,不外乎就是增加民众的收入,或是降低民众的经常支出。若从十年来平均每户家庭收支观察,台湾每户平均可支配所得,从2000年的891,445元(新台币 下同)微降至2010年的889,353元,少了2,092元,但同期间消费支出,却从662,722元增至702,292元,十年间每户消费支出增加近四万元,增加幅度为6.0%,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的结果,当然会觉得生活愈过愈拮据,以致于会有经济复苏、人民无感的感觉。
事实上,若从所得收入细项观察,无论是受雇人员、产业主、或是拥有财产或地产的人,这十年间所得收入都呈现下降趋势。以受雇人员为例,不但每户整体所得收入减少12,794元,其中每户本业薪资减少25,831元,使得每户受雇人员兼业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十年来一般上班族的薪资增加有限,经常性薪资从2000年的每月33,953元,微涨至36,271元,十年内增加2,318元,涨幅为6.83%,同期间物价上涨幅度则为9.8%,物价上涨幅度大于经常性薪资,使得实质薪资在十年内呈现负成长。
授薪阶级长期薪资未涨,若不思解决之道,将会有许多后遗症。第一,薪资赶不上物价,将会使中产阶级减少,恐有拉大贫富差距的隐忧;第二,薪资不涨,上班族逐渐缩减消费支出,岛内内需市场萎缩,将会影响到企业;第三,薪资不够养家生子,将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期盼“政府”选后在处理欧债风暴之余,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帮上班族加薪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拼经济的成果真正回馈到民众身上,让民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