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讷言敏行”梅贻琦

2011年06月08日 17:32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留下的经典名言,常挂在文人学者的嘴边,我们可能这样认为,梅贻琦是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大学者,而实际上,梅贻琦是一个“寡言君子”。

  当年,西南联大校园内曾流传一首打油诗,其中两句:“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可是不见得”,调侃时任西南联大校长的梅贻琦,于是,人们有了这样的印象,梅贻琦语气隐忍,甚至略显“木讷”。其实也不尽然,是看在什么场合,清华校友、抗战时曾任经济部次长的张静愚曾说:“凡是和梅校长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他都不肯轻易发言,甚至与友好或知己相处,也是慎于发言。但当某种场合,势非有他发言不可,则又能款款而谈,畅达己意,而且言中有物,风趣横生。”

  清华师生经常接触梅校长,注意到他开会很少说话,如果非要他报告或讨论,言语总是条理分明,把握重点,在许多人争辩不休时,他常能一言解纷。熟悉他的朋友也认为,梅贻琦平时不茍言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隽永深长耐人回味。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女士曾说:“月涵(梅字)与元任都有慢吞吞的诙谐习惯。”叶公超也曾回忆说:“我认识的人里头,说话最慢最少的人,就是他(梅贻琦)和赵侔两个人。”

  人们将梅贻琦常用不确定语气的习惯归结他办事严谨的特性。陈寅恪曾称赞道:“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贻琦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梅贻琦一九三一年十月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就职演说没有放言高论,相当低调,平时多听少说,审慎行事,不轻易表态,以至性急的人误解他“优柔寡断,不负责任”,而数年下来,清华稳定了局面,增设了工学院,充实了师资,声名鹊起,和北大比肩而立。长期担任清华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认为,梅贻琦自有一套做校长的本领。

  一九三八年春,梅贻琦到昆明,任西南联大校长,建校初期,正值抗战,条件艰苦,环境困难,梅贻琦心情凄苦,言语上多有顾虑和不确定性,故而有那首打油诗的揶揄,梅贻琦虽然言语上忍而不发,但绝不影响办事的效果,待稍稍稳定后,梅贻琦一改往昔做派,常常果断裁决,不拖泥带水,工作效率极高,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下,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在西南一隅的昆明强力支撑,维系西南联大这一名校,直到一九四六年九月辞别春城,回到北京,继续任清华大学校长。

  梅贻琦在西南联大生活工作了将近九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承担常人难以承受的负担和压力,他自己曾坦言是其一生最艰难的一段岁月。但梅贻琦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学术环境,曾在西南联大做了七年学生的何兆武回忆说:“我做学生的时候,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文、理、法、工等学院)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觉得这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我们那时候的学生可真是自由,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延揽了一批名教授,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吴大猷、华罗庚、陈省身、杨武之(杨振宁之父)、姚从吾、钱思亮、毛子水、刘崇鋐、陈寅恪、钱穆、朱自清、钱锺书、闻一多、沈从文、吴宓、金岳霖、郑天挺、冯友兰、刘文典、皮名举、卞之琳等;培养和积蓄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李政道、杨振宁、张守廉、黄昆、屠守锷、邹承鲁、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汪曾祺等。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王诵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