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7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日前刊文《大国关系期待新起色》说,胡锦涛即将访美,被赋予了关键历史节点再塑中美新关系的期望。而一旦关系新框架能够形成,影响将会非常深远,它能带来的不仅是今年头几个月的和平气氛,甚至可能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搭起又一座沟通的桥梁。
文章摘编如下:
2011年伊始,中国1月外交重戏连连。中国外长杨洁篪3日启程访美,美国防长盖茨将于9日访华,为了使胡锦涛访美取得预期成果,中美双方积极铺垫。日本首相菅直人也紧随其后,欲安排访华。1个月内,三大国以高峰外交为2011年的国际舞台拉开更加忙碌的大幕。
国际处结构变动前夜
外媒总结2010年时说整个世界似乎处于孕育“大变革的前夜”。的确,去年金融危机后遗症显现,世界经济脆弱复苏,新兴发展中国家独领风潮,在忧虑与躁动的情绪下,大国展开新一轮竞争,将世界提前带入大国“结构性矛盾”爆发期。
尽管去年中国有强烈的“被第二”感受,然而仅仅是这种预测已经令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敏感。因此,美、日与中国的一二三顺序问题在尚未真正变动之时,就提前引发了各种“结构性”连锁反应。
有专家指出,21世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国际社会上“最大的群体性”事件。而以中国为假想对象的种种举动,实际是国际社会结构变动前夜,旧有秩序本能的反弹。
事实上,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为适应中国崛起的事实做了十多年的准备,然而当中国经济规模真的坐三问二时,美、日心理承受力还是表现出脆弱的一面。
世界需成熟大国关系
新兴国家崛起的大趋势不可抗拒,国际社会的结构性调整迟早要到来,因此积极调适,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智慧选择。说到底,国际关系就是大国关系,一个富于建设性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国际社会,有赖于成熟的大国关系。
在众多2011年大势预测中,甚至有外国专家将2011年的全球经济称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一场竞赛”,并认为一方成功有赖于另一方失败。这种结论令人恐惧,对世界而言都将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打击。显然,时移世易,零和、对抗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过全球化洗礼的世界格局,如何用智慧、理性、建设性处理大国关系,追求和实现共赢、合作,成为对大国领导人的必然要求。
在经过了去年一系列的火爆躁动之后,相关大国积极主动沟通,既反映了新时期大国关系的复杂,也体现了“和”“合”的力量日趋占据国际主流,为新年大国关系出现新起色带来了希望。
胡锦涛即将访美,就被赋予了关键历史节点再塑中美新关系的期望。而一旦中美关系的新框架能够形成,影响将会非常深远,它能带来的不仅是今年头几个月的和平气氛,甚至可能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搭起又一座沟通的桥梁。(俞式一)
参与互动(0) | 【编辑:程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