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西 汉 特 大 古 墓 群 惊 现 云 南 会 泽


  
  水城两汉古墓群奇观,东西汉特大古墓群惊现云南会泽专家认为:出土文物夜郎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云南考古专家在会泽县发现了东西汉时期的一特大古墓群,令人惊喜的是,发掘出土的文物夜郎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个特大古墓群位于会泽水城,古墓群东西长1公里多,南北宽300—500米。墓地分布之广,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云南十分罕见,在全国来说也是少见的。自2002年3月发掘以来,古墓发掘已清理各种类型的古墓18座,以土坑 竖穴墓为主,少数带有墓道。其中规模最大的墓室长8米,宽6米,墓道长7米,宽约2米;一般的长5米,宽3—4米,墓深3—5米。出土文物400余件,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另有少量铁器及部分鎏金器物。出土器物大多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少数为中原汉式的典型器物,如“仓”、“灶”、“井”、“房屋模型”等。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蒋志龙负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他介绍,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该墓群所处的会泽县在汉代就盛产铜、铅、银等金属矿产。明清时期是中国著名的铜都。水城汉墓所处的会泽县在两汉时期处于滇、邛都和夜郎国的接合部,出土文物表明它与夜郎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含有滇文化、邛都文化和中原汉文化的因素。此次发掘对填补云南两汉时期考古学的空白,建立云南考古学体系,对会泽两汉时期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会泽古代青铜文化以及夜郎文化的深入探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丰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会泽的旅游文化内涵将起到促进作用。 会泽县决定,将竭尽全力保护好古墓群。为配合“钱王之乡”首届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古墓群在今年8月将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