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让不少人也重新思考到底想要怎样生活。在年轻一代当中,兴起了一个新的词汇,简称为YOLO(You Only Live Once),即“你只活一次”的意思。本期节目关注全球青年,聚焦他们的痛点和需求、他们共同关心的全球问题,和他们面临的世界。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美国、以色列的五位中外嘉宾,从不同的文明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科技与伦理,面对科与与伦理的矛盾,我们是否能从传统文明中找到一些破解方法?是否有更好的制度保障?中外对科技与伦理关系的共识又有哪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和城市?在未来,人类能否诗意地栖居?本期《文化相对论》,我们讨论人居空间关系,不仅就建筑风格与艺术进行对话,更重要的是观察其背后体现出的文明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空间关系的不同理念和建构。
贫穷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要想走出贫困的陷阱,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我们的文化需要怎样的改变?本期节目期望通过中外脱贫实践经验交流,为如何解决人类贫困、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经验和建议。
对于现代国家和民族建构而言,中外文明在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上有何经验、教训与差异?如何保持多元的差异与活力,又不至于造成族群分裂?本期节目从国内外嘉宾介绍自己的“多元身份”展开,共同探讨了如何建立身份认同,又如何构建新的共同的身份。
气候变化不是杞人忧天,而是迫在眉睫的危机,这需要人类完成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本期《文化相对论》的话题是“生态文明转型”,节目邀请了来自政治、哲学、企业、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相关嘉宾共同讨论气候变化的应对之道,探讨中西方文明可为此深度对话与融合的可能。
《文化相对论》第二期的话题是“社会治理”。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只要有人在一起就需要某种组织和规则来实现共同的利益。戴不戴口罩?打不打疫苗?似乎都成为人们争吵的来源。这不禁让我们想,在社会治理方面,封闭与开放、自由与秩序是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呢?
人类文明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世界文明版图重塑,是走向文明的冲突还是文明的对话?面对共同的挑战和技术进步,如何引领人类走出发展的困境?第一期《文化相对论》从疫情切入,谈到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影响,疫情大流行与世界大变局,由此过渡到“文明对话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