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超话】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两会时间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9日 20: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陈贵静

  引导我们的台湾企业台湾人才参与我们的乡村振兴。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周琪

  我想两岸交流的大趋势是不能改的。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曾力群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目标。

  【现场】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反“独”促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解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代表们一起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台湾省代表共有13人,他们中既有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也有在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台胞自主创业的优秀代表,来自全国各个地区。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陈贵静是生活在大陆的第三代台胞,在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白鹿顶村担任村支书。这些年,她积极推动台企落户、引进台湾种苗、邀请台湾专家教授茶饼制作和茶园管理……两岸交流合作为白鹿顶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村民人均收入由十几年前的4000元增长到近3万元。今年,她准备了一份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陈贵静

  我们台湾农业做得挺好,引导台湾企业、台湾人才参与我们的乡村振兴,参与我们的乡村建设,让他们参与进来,他们有更深的体验感和融入感。然后对于他讲我们的大陆故事,讲祖国的故事讲得会更好一点。

  【解说】在台联工作多年的周琪回忆2016年以前,他表示,当时两岸文化交流非常多、也非常热络。民进党上台后,一步一步出台各种限制政策阻碍两岸交流,最后甚至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由,基本掐断了两岸交流。

  今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大陆方面也在积极推动两岸交通恢复正常,呼吁全面恢复两岸“小三通”及增加直航航点。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周琪

  其实我是觉得跟台湾的朋友们在这种微信上交流当中,大家都真的是急得要命,从老百姓来讲,大家都很多是希望交流的,非常希望交流。

  这个看台湾当局的,我们也是非常想要交流的,就是看台湾当局的这些做法,其实在现在这个情况,他自己甘心当美国的走卒,去把两岸关系放在中美博弈的大平台上,自己当人家的走卒。我们在想说看看,感觉上讲台湾人民已经逐步在认识到他对台湾的祸害了。我想两岸交流的大趋势是不能改的。

  【解说】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廖志豪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台胞,他从2019年担任上海市台联副会长一职,多年从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对此,廖志豪希望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可以让两岸民众深化交流,共同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廖志豪

  中华文化同根同源,很多东西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要一直传承下去,交流下去,这个是我的一些对于两岸融合工作做的一些工作。中华融合实际上小朋友开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融合的这么一个方式,通过很多小朋友的表演能够达到一定的能够大家交流这么一个目的。

  【解说】记者注意到,今年两会期间,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两岸融合、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建言献策。陈云英代表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台湾同胞不能缺位。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陈云英

  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应该是1840年以来所追求的一个梦想,中国式现代化应该也是台湾同胞追求多年的。所以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就是两岸同胞同享幸福的国家。我希望我们在建设的时候台湾同胞不要缺位。我希望他们知道,我们有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梦,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奋斗的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他们来到祖国大陆圆梦。

  【解说】反映民声、履职建言,在两会紧张忙碌的工作间隙,多位台湾省人大代表告诉记者,他们在参会履职的同时,一直感受到一种责任,一份压力。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廖志豪

  两岸的形势也是在不断地变化,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还是需要不断地去聆听呼声,不断地去实地去调研,能够得到非常切实有效的,非常一手的资料,然后大家在一起研究出一套非常切实有效的措施,提供给我们的政府去思考。

  【同期】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 陈贵静

  大家知道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很多人给我打电话,就很多人给我打电话,就说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去向大家反映。作为台籍的人大代表,肯定履好职,多去了解我们台胞台籍青年的一些心声,然后努力地为大家发好声。

  王嘉怡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