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南方日报: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
2010年04月21日 14:08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只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灾难才能被战胜;只有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当我们也面临无法预计的灾难时,别人也才能伸出援手。这就是守望相助,这就是人心温暖人心。我们深深地懂得:每一个国人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每一个国人的尊严,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尊严。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2010年4月14日,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的灾难史册中。汶川大地震的震殇尚历历在目,玉树大地震的哀痛又接踵而来。这是玉树人的不幸,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此时此刻,地不分南北,人不分长幼,全民族静默,全民族哀悼,全民族为那些逝去的人们祈祷,为生还的人们祝福。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

  我们都是玉树人。因为我们的心,与玉树的心跳动在一起。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青藏高原的屋脊上,是我们的同胞遭受地震所带来的家园倒塌。家园倒塌了,但我们的天空没有倒塌,我们的精神没有倒塌,我们的民族意志没有倒塌。只要精神尚在,意志尚在,无论再大的天灾,我们也一样能够战而胜之,我们一样能够恢复昔日的家园,让灾区重现勃勃生机。我们不仅有意志、有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祖国做支撑,有了这样的支撑,有了科学的调度,有了人民无私的援助,有了现代公民社会的茁壮成长,没有什么苦难能够挡住我们,没有什么困窘能够让我们停止前进的步伐。

  我们将继续前进。灾后重建工作纷繁复杂,特别是玉树身处高原,许多沿海和内地的援建队伍可能会遭遇到高原反应的烦扰。但为了玉树人民能够早日从震殇之中走出来,大家形成救援梯队,一个队伍、一个队伍地相继参与救援,你不行了,他顶上,他不行了,还有后来人顶上!由于交通不畅,部分藏民又不懂汉语,灾区救援工作的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汶川大地震,而且存在很多可变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力量的优势,尽一切可能恢复灾区秩序,尽一切可能帮助灾民尽早重建家园。我们相信,只要玉树有需要,全国人民都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玉树因震灾而逝去的人们已经远去。玉树当地的僧侣还按照宗教习俗为他们做了法事,在这场灾难中,大批的僧侣积极参与救援,他们用行动向外界展示,在灾难面前,不分民族,不分信仰,大家身为中国人,都要尽一分身为中国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在这场灾难中,中国志愿者们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他们之于中国的可贵,香港义工黄福荣舍身救人,感动了香港,感动了祖国亿万人民。“只要能救人,我们就干!”这是志愿者们发出的响亮口号,黄福荣只是他们中间的一名杰出代表,更多的人,仍然在灾区克服重重困难,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服务。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的部队迅速开赴救援现场,没有工具,用手刨,只要能救人,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顾,大灾大难再次检验了人民军队保卫人民的铁的意志!他们,都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穷远方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玉树深居青藏高原腹地,在地理上离广东很远,但广东用行动表明,我们很远,却又很近。广东应急救援队伍从接到出动命令到队伍集结出发,仅用1个小时40分;从广州登机到顺利抵达玉树灾区,仅用不到16个小时就完成了36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他们路途最远,却是第一支到达玉树灾区展开救援的队伍,也是他们,救出了第一名生还群众,这是全国各救援部队第一次救出生还群众。同时,广东的媒体记者第一时间抵达玉树,迅速展开集中式、全景式报道,用他们的笔头和镜头及时向外界通报灾情。为什么广东能够如此?全在于广东改革开放得早,既敢为天下先,又善为天下先,既勇于开拓,又勇于担当。广东人民用行动证明:玉树有多远,广东人民与玉树人民的心就有多近。

  胡锦涛总书记在玉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新家园,会有的!新校园,会有的!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无论大江南北,抑或长城内外,全国人民心同此刻,因为灾难不仅让我们感同身受,更让我们懂得:只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灾难才能被战胜;只有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当我们也面临无法预计的灾难时,别人也才能伸出援手。这就是守望相助,这就是人心温暖人心。我们深深地懂得:每一个国人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每一个国人的尊严,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尊严。灾后的重建工作刚刚开始,千头万绪,困难不小,需要我们的援建队伍挺住,需要我们的玉树人民挺住。挺住,是为了重现美好的生活,挺住,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是我们缅怀逝者的日子。今天,我们要为逝者送去祝福,为生者送去呵护。未来的路还很漫长,玉树的人们还将继续他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玉树人民及早从震灾的阴影中走出来,如何帮助玉树人民利用好全国救援、重建所带来的资金、技术以及制度,通过汲取全国的改革智慧、改革经验和改革精神,形成“造血”机制,使玉树能够从废墟中崛起,在高原上屹立,再造一个足以安身立命的新家园。

  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

  社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