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高原反应,搜救犬有时根本都不工作”,灾区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
4月的青海高原,一场预想不到的灾难突如其来:14日早上7时49分,位于青海省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刚入春的玉树草原顿时呜咽了,雪山颔首,江河哀鸣……
玉树结古镇——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让全世界记住了这个名字,顷刻间,地震使这颗唐蕃古道上的明珠毁于一旦:瓦砾遍地、死伤过万,九成以上的民房被毁,近10万群众无家可归……
据本刊记者实地采访了解,震中位于上拉秀乡日麻村。这是一个纯牧业村,距离州府所在地结古镇30公里。但是,结古镇震感强烈,房屋大面积倒塌,沿街的门面房、楼房、民房很多都整体倒塌,一些地方几乎是夷为平地。震中及附近区的通讯、交通和水电供应大面积中断。
“4·14”地震发生后,一些群众被疏散到周围高地。“周围的山上都是人。”玉树县气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地震发生时当地气温为零下1.2摄氏度。
截至16日8时,玉树地震死亡人数为791人,失踪294人,受伤11486人,其中重伤1176人。另外,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名受灾群众需要转移安置,伤亡损失情况仍在进一步统计中。
灾情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国家主席胡锦涛推迟对委内瑞拉和智利访问,并压缩对巴西的访问行程,将提前回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推迟了原定于4月22日开始的亚洲三国之行,于4月15日傍晚抵达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北京、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重庆、成都等地的多支专业救援队伍火速向玉树灾区集结。其余各支地震救援队也于15日晚些时候到达。截至15日16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动用兵力6390人投入救援。公路上,搭载着来自全国各地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车辆首尾相接,急速向西,闪烁的车灯划破了寒冷的黑夜。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灾区现场采访获悉,当地高寒缺氧,救灾物资、救灾人员等严重匮乏,这是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现在我们什么都缺”
玉树地震造成结古镇、隆宝、仲达、巴塘、小苏莽、上拉秀等9个乡镇受灾。本刊记者在这里看到,目前帐篷棉被、医疗物资、食物及饮用水仍然匮乏。
4月15日,本刊记者在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玉树州体委操场上看到,由于棉被紧缺,不少灾民仅用棉絮遮盖身体。操场上随处可见受伤和哭泣的灾民,焦急地等待救援食物和饮水。
一些藏族灾民流着眼泪,一见到医务人员就伸出大拇指,意思是请求帮助。在一顶帐篷里,一位藏族妇女拉着本刊记者的手,请求帮助她的丈夫才仁多杰。由于地震时被压住右臂,55岁的才仁多杰刚刚在帐篷里被截肢,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记者采访时他还未苏醒。他的儿子紧紧握住才仁多杰的手,生怕父亲再也醒不来。
玉树州医院的医务人员尕玛希燃说:“实在没办法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州上医院大部分都坍塌了,没坍塌的也都成了危房,没有条件医治病人。我们能做的,只是简单地清理伤口和包扎,手术也是在帐篷里进行,严重的就只能截肢了。”
在帐篷外,一户藏族家庭将20多岁的女儿紧紧地裹在被子里。见到医务人员,女主人卓玛急切地掀开被子露出女儿充满瘀血的脸,伸出拇指请求帮助。望着伤员,尕玛希燃看了看手中空空的医疗袋,无奈地摇了摇头说:“现在我们缺酒精、缺针线、缺麻药,什么都缺,实在是没有办法。”
夜晚来临,操场上寒气逼人,温度从白天的摄氏十二三度骤降至只有二三度。不少灾民在露天操场上冻得瑟瑟发抖。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预计4月下旬,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降水量在8~1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气温在6~7摄氏度之间,较常年同期偏高1~2摄氏度。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认为,气象降水和较大温差将对救援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有关部门应着力做好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的保暖防寒工作。
“救援工作难度很大”
这场大地震在一瞬间摧毁了结古镇。土木结构的房屋基本上全部倒塌,很多地方变成一片废墟,不少群众被掩埋。救灾工作面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严重匮乏。由于当地海拔较高,在3700米以上,就连搜救犬都不能正常工作,救援人员的体力、物资、技术等保障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救援工作难度很大。
15日凌晨3时,本刊记者在救援现场看到,由于在高寒缺氧的地方连续作战,救援队员的体力消耗很大。不少救援队员体力消耗过大,互相倚靠着在现场休息,脸色疲惫。
一直在现场参与救援的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工会主席常志强说:“可能因为高原反应,搜救犬有时根本都不工作。救援工作困难很大。”
记者15日上午通过电话与玉树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取得联系。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接听电话说,现在结古镇仍然不断有余震,救援工作在紧张展开,指挥部办公室正在从各个点进行统计。
青海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西宁指挥点总指挥、青海省常务副省长徐福顺对本刊记者说:“从前线反馈的情况看,现场自救力量严重不足,现在救命是第一位的!但是救援力量还远远不够!食品严重短缺,连水都喝不上。在抢险救灾中,救命是第一要务。最缺的是大型机械装备,缺救援队伍,缺医疗救护力量。”
随着灾情的延续和救援队伍的陆续抵达,灾区食品、饮用水已出现严重短缺,特别是伤员和救灾人员急需大量饮用水,情况非常严峻。通往灾区的214国道目前道路状况非常紧急,只能单向行驶,进出灾区两个方向车辆严重拥堵,上不去,下不来。
据统计,截至15日16时,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余震829次,其中3级以上余震9次,6级~6.9级余震1次。
悲怆中展开救援
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无数双伸来的援手,让玉树灾区的人们在灾难的悲怆中感受到来自心灵的慰藉和温暖。
灾民们也积极展开生产自救。地震发生当日,本刊记者一行驱车沿着214国道赶往灾区时,在距离震区有300多公里的地方,就已经看到有运送伤员的大巴和私家车陆续从灾区出来。在称多县清水河镇一加油站,一辆正在加油的私家车上载着一名头部受伤的藏族小伙子,司机告诉记者,小伙子是自己的亲人,正在赶着送去西宁的医院接受治疗。
据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初步统计,从地震发生到15日上午,通过实施自救,已经有200多受伤人员被私家车送往西宁等地接受治疗。
14日晚10点,本刊记者到达玉树县结古镇以后,碰到了从囊谦县赶来参加救援的挖掘车司机洪学武,他告诉记者,一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他就在老板的支持下,开着自己的挖掘机匆匆赶赴灾区,到达灾区后,在他的挖掘机的帮助下从一处废墟下至少已经救出了3人。
玉树州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普布多杰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从办公楼跑出来,看到来自大通的农民工正在朝学校跑去,他跟上去后,这些朴实的农民工告诉他,他们要组成一个农民工救援队,第一时间给学校里的孩子一些帮助。“这一幕真的让人很感动,群众在危急时刻的表现让人敬佩。”普布多杰说。
玉树州结古镇西杭村,一处土木结构的平房前,十多位来自武警交通一支队的救援人员正在用挖掘机抢救被埋在废墟下的居民。
“我们本来是在距离结古镇260公里的囊谦县至多普玛段施工,一听到地震消息,就从囊谦赶到现场。我们一行37人,开着4台装载机、6台翻斗机,在14日下午六点赶到结古镇,便立即开始救援,到现在还没来得及休息。”至多普玛项目部主任董林说。
“我们之中很多人参与过汶川地震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但这次看到被埋在废墟中的群众和抬出的一具具尸体,心情还是很沉重。”董林说。
28道指挥令
4月16日上午,《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自青海省政府召开的抗震救灾紧急会议上获悉,地震发生以来,青海省政府已连发28道指挥令。从救援力量的紧急输送、救灾物资的筹集运送、伤员的救治转运、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保障畅通以及地震灾区次生灾害的预防等方面作了周密、详尽的部署安排,发挥了灾区大后方的保障、支援作用,抗震救灾正在科学依法、紧张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初见成效。
此次会议还明确了玉树救灾进展时间表。一是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交通、通讯已经基本恢复。二是通电问题48小时内基本解决。目前,抗震救灾指挥部、医院等重点部位可以保证供电,同时,油料配备充足。三是48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都可以住进帐篷里。四是72小时内重伤员要全部转运出去。包括西宁、成都、兰州等地和部队医院接受治疗。
徐福顺副省长说:“灾区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要‘科学救灾,注意安全’!现在要忙而不乱,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实,做好、做到位!”
目前,青海省正在全力做好保医、保救、保通畅等救援保障工作。装备车辆、医疗设备、器械、药品都在大量运往灾区;现在那边还是冬季,保暖的问题还很严峻。青海省政府已派省民政厅牵头,迅速组织15000顶棉帐篷运往灾区。同时,建设部门正在着手组织活动板房运往灾区。
青海省卫生厅和西宁市已做好接运、救治伤员的准备。青海省副省长马顺清说:“西宁准备2000张床位,海南州准备500张床位,再调3支医疗队上去。”青海省还紧急调用省直部门越野车用于救灾工作。
有关专家组已赶赴灾区,进行调查,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至今,尚未发现有其他灾害。据统计,在结古镇的抢险救灾人员已经有9000多人,还有2500人正在赶赴的途中。(参与采访记者:吕雪莉、马千里、王雁林、任晓刚、张辛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