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廉洁救灾”仅靠审计监督还不够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京报:“廉洁救灾”仅靠审计监督还不够
2010年04月18日 08:35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廉洁救灾”,仅靠审计监督还不够,应当创造机会,让公众尽可能地参与到监督中来。

  玉树震灾发生后,除了政府紧急拨款救援灾区外,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捐物,掀起了汶川之后的又一次慈善热潮。4月16日,审计署发出通知,全程监督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使用,全力以赴地做好跟踪审计,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廉洁救灾”。

  之前,汶川地震后,审计部门为救灾资金和物资充当看护人,发挥了关键作用,此次玉树震灾,审计部门利剑出鞘,无疑再次给人以期待。人们期待并相信,审计部门认真负责,不畏阻力,给公众交出一笔放心账。

  保障抗震救灾,审计监督的关键作用当然应肯定和不断强化,不过必须看到,审计监督再全面细致,也难做到滴水不漏,更难做到防患于未然。

  汶川地震就是典型一例,震后的救灾资金和物资跟踪审计中,审计部门虽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也发现了“一些救灾款物管理不够规范、政策不够完善和执行不完全到位等问题。”或许这些问题牵涉的金额不太大,但救灾无小事,很小的瑕疵对于具体到个人的灾区民众,也可能造成巨大影响。后来对灾后恢复重建的跟踪审计结果公布,2.3亿的资金被违规使用更是令人触目惊心,透露出少数官员是何等地大胆妄为。至于汶川震灾后曝出的种种捐赠争议,更让人看到了完善救灾资金监督制度的必要。

  之所以造成以上情况,与审计监督自身的特点不无关系,审计“跟”得再紧,也只是“跟”而已,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过程中,审计是难以提前介入的,它大多时候只是一种事后监督,难以防微杜渐,看住那些滥用权力之手。

  因此,“廉洁救灾”,仅仅靠审计监督还不够,应当创造机会,让公众尽可能地参与到监督中来,才能为救灾资金和物资多上一道保护锁。那么,如何创造公众参与监督的机会?方法其实有很多。

  例如,各个地方的政府部门、慈善团体,如财政、民政部门,红十字基金会等等,它们应“及时”向公众公布所收到和分发的救灾资金和物资账目。所谓“及时”,或许不可能做到每天都详细公布,但至少,摆脱事后很长一段时间集中公布的模式,分阶段连续公布,如隔数天公布一次,在技术上应是不难做到的。只有了解了资金账目情况,公众参与监督才能有的放矢。

  还如,可以通过开通专人值守的举报电话,让民众特别是灾区民众直接将救灾中的问题迅速反馈到国家有关部门。救灾物资和资金分配的公正、及时与否,有没有猫腻,灾区民众无疑有着最大的发言权,既然如此,不妨把这块监督资源有效激活。此外,也可考虑邀请民间志愿者担任监督员,安排深入到救灾的各个链条环节之中,如此在场监督,定能对地方官员起到监督制衡作用。

  促进“廉洁救灾”,唤醒公众的力量,这是审计监督之外的另一路径,不妨尝试。

  □韩涵(媒体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