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像对待王家岭矿工一样珍爱每个生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像对待王家岭矿工一样珍爱每个生命
2010年04月07日 09: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虽然党和国家力倡“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汶川地震救援的“不抛弃不放弃”感天动地,但仍有一些人在日常事务中,将党和国家尊重生命的价值理念抛之脑后,对生命采取习惯性漠视,并制造出一个个“震惊”

  在王家岭115名矿工获救之后,黑龙江七台河“4·1”矿难救援也取得成功,5名在黑暗矿井中被困106小时的矿工,全部获救(本报今日1版)。较之王家岭矿透水事故被困矿工达153人之多,七台河隆鹏煤矿“4·1”透水事故由于被困矿工只有5人,引来的关注度自然小了许多。相应地,这起事故救援的新闻效应也远不及王家岭救援。

  不仅是七台河,继王家岭透水事故之后的另两起矿难,3月31日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已致40人死亡6人失踪、仍在核查当班井下人员的河南伊川矿难,4月1日瓦斯爆炸造成9死1伤的陕西泉子沟矿难,获得的关注同样远远不及王家岭。

  关注度的反差,首先自然是由于事故灾难祸及矿工数量的差别。对安全事故来说,祸及人数的多少与灾难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也决定着“新闻性”的大小。因而,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原因。

  不过,恐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面对接二连三的矿难,媒体与公众多少都有些麻木,如果程度不是严重如王家岭,往往激不起太多的关注。

  更重要的是,矿难虽多,成功救援的却不多。王家岭救援,一举救出115条生命,不幸中收获万幸,无需动员,媒体人怎能不投入关注?

  只是,相对于数千人的救援大军,相对于被各家电视台反复播出、被各家报纸置于头版、被各大网站做成专题予以突出的王家岭救援,另三起矿难相对不够受关注,在笔者看来,于理虽可解,于情却不忍。

  因为,这三起矿难,获救的与被吞噬的,同样是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平等的价值,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想想看,无论是伊川还是七台河还是泉子沟,在矿难的噩耗面前,那些等待消息的亲人定然同样焦急,同样难过,同样祈盼奇迹的出现。他们,同样不应该被忽略。

  这种“厚此薄彼”,表面上看似乎与公众对“震撼性”新闻的偏爱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必须反思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的态度。

  毋庸讳言,虽然党和国家力倡“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汶川地震救援的“不抛弃不放弃”感天动地,但仍有一些人在日常事务中,将党和国家尊重生命的价值理念抛之脑后,对生命采取习惯性漠视,并制造出一个个“震惊”。比如,因为对生命的漠视,有“屋顶上的矿难”之称的暴力拆迁,面对公民以命相搏,仍残酷地开过来推土机;又比如,因为对生命的漠视,在安徽高炉镇第一敬老院,居然出现了“火化活人”的蹊跷事件……

  而包括王家岭透水事故在内,许多特大矿难的发生,事前往往都有对人为隐患的无视与敷衍,听任安全隐患从量变到质变,直到本可避免的惨剧不可避免地发生。这种无视与敷衍,说到底也是由于对生命的习惯性漠视。

  世界上足以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的因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天灾,另一个是人祸。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正是人类防范天灾的能力越来越强,抗击天灾的本领越来越大;而要避免人祸,则应回归到尊重人的生命权这个底线上。

  尊严,意味着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平等的爱护。不管是平时还是危难时刻,都要像救援王家岭被困矿工兄弟一样,关爱每个生命,不抛弃不放弃。(易艳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