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官员回应旱区民众"外逃"言论 称是外出打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云南官员回应旱区民众"外逃"言论 称是外出打工
2010年04月01日 09:27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广西南宁火车站里,来自河池市大化县的韦大甘和同乡守着大包小包,焦急地等待东去的列车。

  去年秋天以来,广西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这使韦大甘在家搞网箱养鱼的计划搁浅了。

  “在我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听说县政府组织去广东一家电子厂打工,月薪2000元,这可比留在家里强多了。”他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说,在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与其在家无所事事,还不如有组织地到外面打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喝水问题,还可以增加收入。

  在旱情更为严重的云南省,政府也决定加大劳务输出以弥补因旱造成的农民减收。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表示,去年全省近120万人外出务工,今年要再增加50万到80万。

  新华社记者在昆明、南宁火车站看到,一些旱区的民众携带大包小包,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正有组织地乘车外出。南宁火车站还设立了旱区民工接待点,劳动部门派人向外出打工者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

  “海外有人称中国西南旱区百姓‘外逃’,实际上,他们是外出打工”,云南省大姚县水利局局长普开清说,“‘外出’和‘外逃’只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

  他指出,“外出”意味着民众积极主动以务工形式降低干旱损失,而“外逃”是一种无奈、绝望的举动。在旱区,只有大批打工者在政府帮助下外出务工,却没有因活不下去而逃荒的“流民”。

  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刘宁31日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提问时,也明确表示灾区没有发现人员外逃。他指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地方政府的积极组织和工作部署下,各方面的救灾措施非常有成效,目前灾区百姓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目前,云南、贵州、广西等中国西南五省区的大旱已经持续半年之久,一些地方灾情达到百年一遇,1939万人饮水困难。

  在中国历史上,大旱之年往往出现流民,甚至引发社会的大动荡。但当下的西南重旱之中,却没有出现逃荒者,的确令人惊讶。

  “今年干旱这么长时间,要是在过去,不知有多少人当流民了,哪像现在我们天天还有鸡蛋、新鲜蔬菜吃。”77岁的广西百色市那坡县人黄成贵说。

  黄成贵对小时候经历的旱灾刻骨铭心。1943年,广东大旱,母亲带着年仅10岁的他和三个弟弟出去要饭。途中,被饿昏的或无力走路倒在路边的流民,随处可见。“要不到饭,饿极了,我们就吃树根、野菜、野草,几次差点中毒,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他说。

  干旱是中国历史上多发的自然灾害,破坏性巨大。仅以20世纪为例,全世界发生5次特大旱灾,中国占了3次,都发生在1949年前。每遇重大旱灾,就会产生大量因受灾而流亡外地、生活无着的流民。

  “大旱出流民,流民带来社会动荡,此现象曾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但今天共产党改写了这个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可达说。

  周可达指出,今年中国西南的旱情和历史上的大旱有得一比,但人们看到的景象却大不相同。政府和旱区群众一起想方设法解决饮水困难和减少灾害损失,没有饥饿,也没有流民。

  中国总理温家宝不久前赴云南部署抗旱工作时强调,从根本上讲,搞好抗旱救灾工作,还得靠经济实力、靠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我们的条件比过去好得多,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受灾地区看,都有能力抵御住这场重大的自然灾害。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上下动员,奋力抗灾,并迅速展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灾后重建行动。19个省市分别与四川、甘肃、陕西的19个重灾县市对口援建。中国抗灾动员能力和重建速度令其他国家惊叹。

  面对当下罕见的大范围旱灾,中国再次显示了自己的救灾能力:

  水利部门派出30个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云南、贵州和广西等抗旱一线,国土资源部门和军队等协同作战,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民众饮水困难;

  解放军武警部队派出26万人,在灾区展开运水、打井、抗旱、救火的行动;

  由村社干部、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党员骨干组成的众多“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为干旱严重地区群众送饮用水、送物资,帮助找水源、抓生产、解难题;

  国家防总安排北京、天津、山东等10省市对云南、贵州、广西三个受灾省份进行对口帮扶,一批资金和援助物资已经运达;

  中央政府紧急下拨60多亿资金用于干旱灾区人饮解困、灌区改造和农村水利建设。中国还加大了对灾区粮食等物资的供应,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中国民间也发起“爱心接力”行动,踊跃捐款捐物,爱心萝卜、爱心矿泉水、爱心水桶等源源不断地被送往灾区。

  “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中国现在的国力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足以对付这百年一遇的旱灾。”周可达说。

  在全力抗旱的同时,中国各级政府最忧心灾区人民的长远生计,特别是防止因灾致贫,有组织地劳务输出便成为一项重大举措。

  “与其在家坐等水喝,不如组织到外面打工,不仅可以解决喝水问题,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弥补小春减产的损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说。

  就在此时,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正经历另一场特殊的“旱灾”——大量企业难以招到工人。显然,对那里来说,西南旱灾地区的劳务输出,不啻是送去了“甘霖”。(记者王勉 王若遥 李怀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