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目前条件尚不成熟。
近一段时间,有关人士提出,延长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对此,专门从事人口经济学研究的蔡昉代表认为,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无疑会制约经济增长速度。20年后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将出现根本性转变,人力资源市场将需要老年劳动者参与。因此,适时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以应对未来劳动力短缺,大方向是对的。
“但是,目前实施这项举措的条件尚不成熟,切忌急于求成。现在一旦后延退休年龄,就很容易把接近和超过退休年龄的这部分人的脆弱性暴露出来。”蔡昉代表说,“由于当前处于退休年龄者与大学毕业生受教育年限分别为6年和14年,总体水平差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延长退休年龄,前者并无竞争力,很可能处于既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社会保障的尴尬与无助状态。因此,只有当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受教育年限(14年)基本持平时,延长退休年龄才恰逢其时。”
蔡昉代表认为,应在未来择机采取小步渐进方式延长退休年龄。起步阶段实施选择性的灵活退休政策,根据自愿适当延迟退休,而后以月为单位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特别要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退休年龄,或不分产业结构和劳动强度,一刀切式地延长。
据全国老龄委2010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老年人口比重增加0.5个百分点,高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记者周宁、尕玛多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