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影响中国青年的美国观,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贯做法。而每一次美国总统与中国青年的对话甚至交锋,都折射出了中美关系成长的轨迹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 11月16日,上海新科技馆四楼的圆形大厅,中美国旗交相辉映,几百名中国青年围绕演讲台而坐。当美国总统奥巴马走上台时,场面顿时安静下来。片刻之后,话筒里传来一句“侬好!”的问候,奥巴马用这句不太标准的上海话作为开场白,举座皆笑,随即鼓掌。
美国白宫官方网站播出了全程的现场视频,众多美国网民上网浏览“美国总统如何在中国青年前施展魅力”,美国媒体则把奥巴马总统与中国青年面对面定位为“美国着眼于下一代的美中关系”。
这一点在此次中美联合声明中得到了体现:美方将接受更多中国留学人员赴美学习,并表示今后四年将向中国派遣十万名留学人员。
期待影响中国青年的美国观,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惯例。11年前,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访华时,首次开启了美国总统与中国青年的对话,此后,“与中国青年对话”便成为每届总统访华的重头戏。而每一次美国总统与中国青年的对话甚至交锋,都折射了中美关系成长的轨迹。中国青年的表现,也往往成为美国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一个窗口。
与奥巴马对话不够“带劲”
奥巴马是一个演讲天才,身上还拥有明星般的个人魅力。当天在上海科技馆的圆形大厅,奥巴马做了15分钟的开场白后,开始接受中国青年的提问。
第一个问题很客气。“你采取什么措施来加深美国和中国城市之间的关系。你是否会参加上海世博会呢?”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女生陈曦以上海与芝加哥为姐妹城市为由,提出了第一个提问。陈曦事后说,自己的提问主要是想让奥巴马感到亲切,因为芝加哥是奥巴马的故乡。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张新提到了“台湾问题”,但措词温和而委婉,转述互联网上一位台湾商人的话,美国想向台湾售武的时候,他们非常担心,因为这样会破坏两岸关系。“总统先生,我想知道您是否支持改善两岸关系?”
其他的问题涉及阿富汗战争、诺贝尔和平奖等。正如对话主持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开场时所说:“今天我们将用一种非常轻松、自由的方式,而且我相信也将会是愉快的方式,奥巴马总统将和大家一起讨论中美关系问题。”
不过大家的问题并没有激起奥巴马的演讲冲动。这位善于掌握对话主动权的总统,中间有意发起话题,并不忘让他的驻华大使洪博培转述互联网上的网民提问,希望激起中国青年的讨论情绪。但在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中,讨论的气氛始终保持在“彬彬有礼”的程度。
这一点,美国媒体也敏锐地感觉到了,并拿奥巴马前两任克林顿、小布什与中国青年当年交流的情形做比较,认为奥巴马此次与中国青年的对话缺少火花。
美国媒体失望的,是奥巴马没有传递出足够的美国价值。而这样的对话气氛一度让部分中国网民感到失望,觉得没有讨论足够“带劲”的问题,有网民因此说“奥巴马只是在做一场表演秀”。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美国希望借助这种美式‘市政厅风格’的会面,拉近美国总统与中国青年的距离,同时把美国的价值观传达出去。”金灿荣教授认为,与以往对话相比,奥巴马与中国青年对话的形式没有变化,但中美关系的背景已变化,“双方力量对比更加平衡,中国方面也更加自信。”一位网民因此总结说,“那些总是以政治杠杆为话头的时代终于过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