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当选为中国网民心中最有魅力的美国总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奥巴马当选为中国网民心中最有魅力的美国总统
2009年11月18日 17: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当奥巴马身着黑色风衣,打着黄柄的黑色雨伞,独自从粉红色机舷上走下,奥巴马也在《中国新闻周刊》与腾讯网合作的调查中超过林肯,当选为中国网民心中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总统

  文/杨辉

  230年的建国历史,44位总统,美国直接间接地影响了很多中国人的生活。那些曾经来华访问过的美国总统更是承载了我们很多的历史记忆。其实,这两个国家早就血脉相连,彼此根本无法从生命中将对方割舍。

  在奥巴马来华前的那个周末,《中国新闻周刊》联手腾讯网,在网民中做了一项关于美国总统的调查,已经有近13万人参加,并且参加人数还在持续上升中。华盛顿、林肯、尼克松位列“美国历史上发挥了最大影响力的总统”调查前三甲,而在“最有魅力的美国总统”调查中,奥巴马拔得头筹,紧随其后的是克林顿和林肯。

  传教士型的理性主义者

  美国史博士王栋的寓所里电话响个不停,一开始他还接,后来索性不接了,因为他知道电话都与奥巴马有关。王栋毕业于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前年追随《大国兴衰》的作者、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学习了一段时间,这期间结识了很多美国记者。奥巴马访华后,美国记者想通过王栋来了解中国国内对于总统的看法。如此多的采访请求让王栋最近的研究工作有点难以继续。

  “美国总统大致分为四类:商人、政客、军人和传教士,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可以放在这四类里去。政客总统的代表是杰弗逊,军人总统代表是杰克逊,传教士代表是威尔逊。汉密尔顿不是总统,但由于他对商业和海外贸易重视,谈到商人型美国总统,就说他是汉密尔顿主义者。”王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王栋给记者看了他两台笔记本的桌面,桌面都是那张著名的照片:头发浓密、胡子很多,目光深邃,表情沉重的林肯。

  “最欣赏的当然是林肯,林肯的伟大很简单,他以一个人之力,给美国性格中注入了道德的因素。用一句谚语,就是‘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为自己想到这样一句话,王栋有些得意。

  王栋所指的“文王一怒而安天下”是指林肯领导美国废除黑奴,帮助美国驶上了19世纪后半期发展快车道,奠定了美国世界大国的基础。

  “林肯否定了利益是国家行为唯一的动机。他心目中国家正确行事的原则不是利益,而是正义,中国的孔子也是这么认为。”王栋说,“林肯、罗斯福,和今天的奥巴马是一类,都属于传教士类型的理想主义者。奥巴马对上海青年人的演讲中还引用林肯来证明自己观点。”

  在《中国新闻周刊》和腾讯网合作的调查中,在“你眼里最有个人魅力的美国总统”调查里,林肯获得了14.26%的投票,是没有访问过中国的所有美国总统中最高的。

  思想最深刻的总统

  中国人对尼克松的情感,美国人也许永远无法真正理解。

  1972年2月,周大伟是北京一所中学的初一学生。在尼克松来北京前的特殊时刻,所有机关学校都要延长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时间,没有特殊批准,任何人不得在8点钟前下班或放学回家,这让初中学生周大伟把“怨气本能地发泄到那个来自大洋另一侧的美国总统身上”。

  26年后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周大伟在《北京往事》一书中说,“作为普通人,我们终将淡忘那些深沉幽暗的日子,我们也将不复记忆那些不愉快的年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中国人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尼克松访华的巨大意义。很多人认为尼克松打开中国大门是毛泽东留给中国的最后一笔“遗产”。《中国新闻周刊》和腾讯网合作的调查中,在“中美建交后,谁最大推进了中美关系”这一栏,近13万的投票网民中有65%将票投给了尼克松,他的得票率将其他美国总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学者许志远的专业使得他有机会结识很多参与制定美国国家战略人,比如基辛格博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大名鼎鼎的学者罗伯特·阿特等。通过这些人,他间接了解了美国总统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谈起学者们对美国总统的看法时,许志远看了看窗外,镜片上映射着户外的雪景。“博士说过,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思想最深刻的总统之一。”

  1984年许志远到达美国纽约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时,《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宋强、张藏藏等人正在国内上大学。

  “我出生于1964年,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让我开始学会关注世界,80年代我在上海念大学,那个时候讨论的空气十分浓厚,任何一种价值都可以得到认同。”宋强回忆。在谈到自己对美国总统认识时他说:“我喜欢里根,我的辅导员对我说:里根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国总统。”

  “很难想象许多和我一样的中国青年不会对美国产生浓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上的根深蒂固是真实的,它不一定以十分狂热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深沉的,持久的,甚至是温馨的状态,左右着我们认识现实的尺度。”宋强在《中国可以说不》中这样描绘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青年对待美国的态度。这本书后来在国内引起了很多争议。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