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60年传奇:首场战斗的对手世界实力最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空军60年传奇:首场战斗的对手世界实力最强
2009年11月17日 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第一场战斗就是最大的一场,而且是和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对手较量,这在世界军事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本刊记者/唐磊

  派空军,两难的决定

  1950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发起的前两天,毛泽东发电报给彭德怀,询问敌机对我军的杀伤、限制我方活动的威胁力有多大?毛泽东认为,中国空军具备参战的能力,至少还需要半年到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志愿军的处境将很困难。

  当时志愿军的防空能力只依靠36门75毫米高炮,美军飞机得以表演般地轰炸扫射,毫无危险的情况下,有飞行员还因不断降低飞行高度而撞山。11月,美军发动为期两周的空袭,每天出动飞机1000架次,扬言要摧毁我方所有军事设施、交通工具、工厂。

  而年轻的中国空军尚处在襁褓之中。1950年3月8日,空军司令刘亚楼和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等人跟苏联政府谈妥,向苏订购280架歼击机和198架轰炸机,但后来发生变故,改为由中国空军接收苏联空军留在东北、上海等地的旧飞机,这批旧飞机成为中国空军的第一批作战装备。

  同年6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混成旅”组建,这是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

  谁都觉得空军马上参战很难办到。美国共投入1100多架作战飞机,飞行员大都参加过二战,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而中国空军勉强装备起2个歼击航空兵团、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作战飞机不到200架,如参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12月3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向中央军委提交《关于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方针的报告》。他提出,空军在正式参战前,可先驻扎在前沿机场,在苏军的掩护下进行实战练习,而后出动100至150架飞机,集中机动使用,寻找机会直接杀伤敌人。

  毛泽东批示同意。

  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的喷气式飞机战争即将展开,而此时的中国空军未满周岁,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平均飞行时间仅有14小时38分钟。

  拉起了一支队伍

  “一开始,只给你派遣双机或一个四机出动的指挥权限,前四机未落地,后四机不得升空。”空军司令刘亚楼命令空四师师长方子翼,他怕单薄的家底一下就被打光了。

  1950年12月21日,方子翼率领空四师十团二八大队开赴安东浪头机场,开始战斗飞行训练,熟悉战区,但几次出动,都未能与美机交火。苏联空军也表示,中国空军还不能打,常常在战斗开始前就加速将中国飞机甩出混合编队。

  1951年1月2日,刘亚楼告诉方子翼,要寻求单独作战,争取让每名飞行员空战锻炼两到三次,但一定要在敌少我多的时候才开打。1月17日,二九、三十大队进入安东浪头机场,刘亚楼批准方子翼拥有批准八机出战的指挥权。1月21日上午,美军20架F-84战斗轰炸机沿平壤至安州轰炸铁路,意图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方子翼命令二八大队27岁的大队长李汉率机迎战。

  警报拉响时,李汉正在上厕所,腰带都来不及系上就钻进了驾驶舱。他后来回忆说,腰带是在空战结束后下了飞机才系上的。因忙中出错,原定的2号机、4号机都未能同时起飞,改变战斗序列后,余下的6架飞机编队出击,开始了新中国空军历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空战。美机对突如其来的6架米格-15有些措手不及。中国空军突袭见效,经过一番缠斗,李汉在4架美机左后侧400米处,向美长机开火,美长机冒烟逃离,其他美机也飞离现场。后经苏联空军通过李汉飞机上的射击照相胶卷判定,李汉击伤美机,中国空军没有损伤。

  朝鲜空战持续了两年零八个月,中国空军共战斗起飞2457批26491架次,实战366批4872架次,373名飞行员开过炮,212名飞行员击落或击伤过敌机,击落敌机330架,己方被击落231架飞机,116名飞行员牺牲。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感慨地说:“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在成为俘虏后,要求亲眼见见那位把他从空中击落的对手。当他看见20岁的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时,他无法接受自己竟是被这个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参军后才学文化的放牛娃击落的。

  “在战斗中成长,在成长中战斗,这支队伍起码拉起来了”,中国航空博物馆研究员张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表示:“美军的飞机主要是消灭地面目标,我们是守株待兔,打了就走。如果都是缠斗,我们会吃亏。但我们对空战没有经验,损失也是可以承受的。”

  结束了这场中国空军参加过的最大空战后,空军总结了《空军抗美援朝作战经验汇集》,成为今后很长时间内空军建设、训练的重要参考。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