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高远与开放,科学大家的基本品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长江日报:高远与开放,科学大家的基本品质
2009年11月03日 14:53 来源:长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京病逝,走完了他人生的98个春秋。

  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有太多让人怀念的理由。人所共知的是,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归国,献身“两弹一星”航天事业,拥有“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指称。客观而言,这些并不是专业指称,而是一种国家、社会评价,显示其作为中国科学界难以复制的孤本而存在。这位中国航天科技奠基人以其一生无可比拟的伟大贡献,灼照中国的科学进步历程,并成为引领中国实现强国梦的支柱式人物之一,如果科学领域有大师,钱学森就是一位。

  但钱学森的功绩并不只在科学领域,他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不只因为他对航天工业拥有一些相当前沿的掌握。国人对这位科学巨子的形象把握并不在公式、定理、数据、论证中得来,其形象超越学科,而具有极大的丰富性。

  我们应该明确一种认识。置于具体历史场景,人们因具体事件会对人有各种各样不同看法,但把一个人之一生放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卷中,一个人基本的人格品质、精神形象、专业成就,均如路标一般兀立于历史的地图之上,不因人的不同理解而改容更貌。钱学森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家,他拥有轰轰烈烈的一生,见证和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场合,对未知之物持有兴趣,有介入社会的姿态,参与公众事务,并以个人的方式对社会施予影响,他从科学书斋走出,以丰富性增加人们对于一位科学大家的记忆。

  有很多人,我们可以容易地把他们划归一个领域,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作家,身份比较明晰,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样赢得国家的尊重与人民的敬意。但钱学森,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他划归到哪个领域,科学家的身份,他当然拥有,但他没有把自己的思维仅仅囿于航天技术领域。1991年,钱学森退休,退休前他的职业生涯属于国防科技事业,退休后,他的志趣放大到整个国家,诸事均得与之商一大概,他对中国发展的其他领域多有建言,可谓志趣高远,意境壮阔,博学力行,心灵开放。

  在已有介绍中,我们已知,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作为科学成就位列其中,次序的排布显示其人生不同阶段的分野。晚年,钱学森对科学发展总体上的运思,几乎将人类全部知识系统化,他用系统的眼光研究社会、军事、信息、农业、经济、环境、法治和哲学,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客观和主观,全部有机地囊括于他的研究视野。在备受争议的人体科学领域,他基本也是以科学立基,而非堕入玄学。90多岁时,他对人才问题忧虑,对未来教育学——大成智慧教育抱以极大关注,亦有新鲜创见,这都显示一位科学老人对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敏感与投入,这样的行为为人深深感佩。

  我们不得不说,作为一个科学家,钱学森在学以致用这一方面成就了很大的事业,给予国家的贡献尤让很多人叹为不及,钱学森悬鹄甚高,但并非隐于学林,他以科学家的本质与根底,不只触摸社会的肤表,精力并不耗于游耍,而是表精微,达幽曲。这样一种复杂性,这样一种丰富性,让我们评判一个标志性人物,不只以激情、以景仰,而更以其稳固的品质与操守。(肖擎)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