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钱学森我们拿什么缅怀他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悼念钱学森我们拿什么缅怀他
2009年11月02日 02:50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对钱学森来说,无论他有多少顶桂冠,有一点是最为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他首先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对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来说,20世纪50年代那个中国历史变革年代给民族和世界带来的影响,已经无法感同身受。但是,在当时那个历史年代中,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教职,回到生活和科研条件都无法相比的祖国,除了需要理想主义情怀,还要放弃对功利主义的种种念想。

  并且,在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和航天航空工程领域,钱学森一直是科技中坚,并且长期担任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负责人。当然,在两弹一星工程和航空航天领域,钱学森只是众多杰出科学家的重要代表之一,还有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已经赢得荣誉,但也有一些人至今仍无法公开名字,但是,他们和钱学森一样,扮演了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参与者、见证者,甚至是推动者的角色。

  而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是这个民族取得国际地位和发展话语权的进程。在一个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国际政治背景和话语体系中,“两弹一星”就成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今天的科技界和文化界,流传着许多钱学森先生的故事,比如美国人认为“钱学森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的说法。这些故事,在证明一个爱国者价值的同时,实际上还佐证了一点,那就是在一个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独立自主的价值。

  即便到了今天,在技术、资源流动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大量的技术壁垒,世界各国对核心竞争力技术的保护仍然存在。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发展的特殊性,依然决定了需要思想、技术和发展道路上更多的独立自主。为此,无论是钱学森式的科学家,还是钱学森的精神,都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钱学森先生的背影,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感念一位热爱祖国的老科学家的一生,也感念一个民族筚路蓝缕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可能重现,就像钱学森先生不可能再回到我们身边一样。但是,这种历史和这位历史老人对我们的启示,却永远存在。

  □周庆安(学者)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