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体验中国变化:从“外宾”到普通记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外国记者体验中国变化:从“外宾”到普通记者
2009年09月30日 14: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9月28日,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自由采访。据了解,采访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境外记者有1307名,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涵盖346家媒体。 中新社发 许康平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38年前,罗伯特·基特利一个人为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形象”而激动。如今《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增加到9人,7个人在北京,2个人在上海。他们自由地居住生活,体验着中国社会的变化

  本刊特约撰稿/陈君 本刊记者/王艳

  9月19日晚上,《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伊安·约翰森在北京参加了一场婚礼,喝了不少酒,“像中国人一样,我习惯了在北京的生活。”

  “记录中国的现在和变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是伊安最感兴趣的事情。就像他的前辈罗伯特·基特利一样。

  作为《华尔街日报》外事记者,基特利1971年6月“获中国高层批准”到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采访,成为新中国建国后《华尔街日报》来华第一人。

  “看来中国一切恢复正常了。经过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过分的行动之后,秩序已恢复——有些过分行动,是西方过分夸大的⋯⋯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今天的生活至少是过得去的。若同过去比较,那更是大大地改善了⋯⋯”当年基特利的报道在西方引起关注。

  如今,这些文字依然生动。

  人民大会堂的座上客

  1971年的北京街头,几乎难觅外国人的踪影。

  自1949年以来,“红色中国”就一直令西方媒体充满了质疑和恐惧。第一个要答疑的人是美联社记者兰卡什尔。1956年年底,致信周恩来获得签证后,他走过罗湖桥,成了第一位踏足中国大陆的北美记者。

  6个星期里,兰卡什尔奔走8000公里,从中国大陆发来长篇的报道。“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兰卡什尔描述道,“6亿中国人忘我地埋头苦干,要把他们落后贫穷的祖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后来,中国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又把刚刚向外国记者开启缝隙的大门沉沉关上。

  “那时能来中国的记者,凤毛麟角,说是记者,但都被视为贵宾或外宾。”曾在美联社实习的美国留学生杰克感叹道。他2008年来到中国,“扫街”成了主要采访任务,而不是像罗伯特·基特利,能够进出人民大会堂,成为座上客。

  先后担任《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南华早报》和《香港日报》主编的基特利,永远不会忘记1971年6月21日的夜晚:他和夫人,与《纽约时报》助理总编辑托平夫妇、《每日新闻》社长兼发行人阿特伍德夫妇等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受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宴请。

  作为为中美破冰造势的首批美国记者,他们已经在中国采访了数周时间。此前,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西方左派政党媒体记者才得到邀请。“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我还带着妻儿,他们也都非常难忘这段经历。”基特利2008年在复旦大学作演讲时回忆道,“对中国的看法,也从此改变。”

  会见时,翻译冀朝铸和唐闻生分别在周总理左右入座。唐闻生感觉“这是老朋友的聚会”。

  周恩来对大家回忆了壮年时期在南京度过的岁月,感慨道:“现在作为总理,我就没有那么自由了。”说到这里,他用开始出现寿斑的手指着基特利手里的笔记本说:“比如,我现在说一句,你们就记一句。”

  借助外国记者的笔,周恩来谈了新中国对台湾政策等问题,强调中国将永远不会允许为台湾“独立”而举行的公民投票,因为这问题不存在,台湾人都是中国人。

  新中国领导人的风采,令基特利难忘。之后不久,他又参与了尼克松访华的报道。

  不过,基特利还是习惯把目光瞄准大时代背景下的普通人。法国记者罗拔·纪兰的专著《中国印象》,就记录了基特利1971年的一篇关于中国社会的报道。

  “工厂和人民公社,正在创出新的生产纪录。事实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进行着基本建设。食品和基本消费品,看来供应充裕,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充裕能力,购买生活必需品⋯⋯所有这些,构成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的形象。”基特利写道。  几周时间里,基特利等美国记者访问了“中国辽阔地区的七个城市”,也走访了改造干部的“五七干校”,“在市内、市郊的工厂、公社,所见所闻,都显示出一种全国一致性。山西省领导人甚至说,他们已消除了省级政府中6/7的高级职位。精兵简政,是当前一个口号。”

  偶有空闲时间,基特利领着儿子溜到了北京的街道。一位男子为了看这对金发碧眼的父子,差点撞到柱子上。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