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评说
近百年最值得尊敬的学者,超级爱国的知识分子。
———潘序伦(会计学家、教育家)
本真语录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不太容易了;言人之不能言,那就更难了……我就要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不敢言。
他一出生就被认为非同寻常。
生于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加之姓马,乡间流传,“五马齐全,必定不凡”。
他被称为民主斗士,骂起蒋介石和四大家族,无遮无掩,酣畅淋漓。
他写成人口论,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的主张,几经批判,仍坚持到底。他被称为北大精神的代表,前五十年是蔡元培,后五十年是马寅初。季羡林曾说,马寅初让他肃然起敬。
马寅初说,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种精神当永久不死。
他身践其言。
铁骨侠情
“讲话不怕死,怕死不讲话”
马寅初肠子直,嗓门大,脊骨硬。
他在重庆发表言论,多被当时记者称为狮子吼。
他吼的对象是四大家族。
抗战爆发之后,马寅初以经济专家之观察,以演讲、写文章、提议案多种方式抨击四大家族。他概括了八个字“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在立法院,他正式提出“征发国难财者税”,并要求从宋子文、孔祥熙开始实行。他还在立法院指控,中国几户大贪污,其误国之罪,远在奸商汉奸之上。
当时马寅初是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蒋介石曾因此大骂重庆大学校长,“哪能让院长这么骂政府?”并要求马寅初去见他,马寅初置之不理。
后孔祥熙通过马寅初友人,称要任命马寅初为财政部次长。马寅初拒绝,“不做官,不当议员”。
最终国民党特务寄来了两封信。
一封信是一支上等派克金笔和一张字条。上写请马老笔下留情。另外一封是两枚子弹和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不要攻击党国要人,不然要你尝尝卫生球的滋味。
又一次演讲时,马寅初带上夫人和子女。他说,如果我为此死了,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为何而死。
类似的话他在1947年发表反内战演讲时,又说了一遍。他说,“讲话不怕死,怕死不讲话,特务先生们,你们要开枪就开吧,我马寅初在此恭候”。
他不害怕。言语锋利,从无遮拦。
1944年,他在一场婚礼上即席发表贺词,“希望新郎新娘将来好好教育子女,不要像蒋介石那样祸国殃民”。
马寅初有句名言,“大炮无论如何要做,憨大是决计要做到底的”。
郭沫若称他为响当当的一枚铜豌豆。沈均儒说,只要听到一阵板斧声杀来,就晓得来的一定是“李逵”(指马寅初)。
在他65岁大寿时,上海经济文化团体联合会送旗一面,上书“马首是瞻”,以表敬仰之情。
当时的舆论界将马寅初与鲁迅相比,认为他“雄视阔步于各种压迫之下”。
他以斗士的勇敢和学者的分明,赢得了尊重。
北大时光
“我总想以行动教育学生”
马寅初和北大有缘。
解放前北大第一任教务长,解放后的北大校长,“文革”后的北大名誉校长。他可以说是三进北大。
1951年,他成为北大校长。在就职演讲中,他表示,他不提方针,只提工作任务。他认为交给他的任务是培养合乎规格的专门人才。
当时参加马寅初就职演讲的学生,对他的第一印象是:鹤发童颜。
马寅初爱以“兄弟”自称,和学生也是如此。有人称他老小孩。
调任马寅初到北大之前,毛泽东曾问他有什么要求。马寅初说他的要求是请谁到学校作报告,要得到保证。得到了毛主席的保证后,马寅初为北大师生请到了很多政要和名人演讲。
请到名人来北大演讲,马寅初喜欢搬把椅子坐在讲坛一侧,随时和主讲者插话交流。一次,体委的一名副主任来讲课,马寅初对体育感兴趣,插话插走了题。开始批评历史系主任翦伯赞不爱体育活动,引得师生大笑。
马寅初在北大一直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他曾写了篇体育锻炼方面的文章,投给《学报》,还希望能发头条,“因为,没有身体,就什么也谈不上了”。可是《学报》编辑认为不适合,退稿。他也并不介意。
在北大,70多岁的马寅初开始学习俄语,他用两年的时间,掌握了俄语。他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掌握多门外语。
他还曾经在人民日报撰文,批评大学课堂上念讲稿的风气。他认为念讲稿是贻误青年的生命。这篇文章,在北大引起轰动。
马寅初愿意以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他在1958年的时候,曾说,“我总想以行动教育学生,我总希望北大的10400名学生在他们求学的时候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知难而进,不要一遇困难便低头。”
这句话是他在受到批判时说的。他的行动,不仅让当时的学生,也让后人感喟。
坚持理论
“单身匹马,战死为止”
错批一人,多生三亿。这句话是后人对马寅初人口论遭到批判的惋惜。
马寅初在1957年写成新人口论。他说,人口问题,“若不早为之图,难免把一切变为失望和不满”。
他在50年代初开始关注人口问题。马寅初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学家。他用经济学家的眼光来看人口增长,必然会提到资金积累,生产资源等等。
这在日后的批判中,成了他对六亿人口没感情、不相信社会主义力量的“罪状”。
在写人口论之前,他多次到浙江调研。在他看来,无节制的生育必然会带来人口多资金少的矛盾。
其中有趣的一件事,马寅初回浙江老家调研。侄子马本讷有9个孩子。马寅初给他算账,粮食、土地因为人口会有怎样的分配变化。马本讷在60年代做了节育,这在当时非常罕见。
批判在大跃进后开始了。
对于越来越集中的批判,马寅初写下了应战书。
其中一句尤显他的风骨。“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在应战书里,马寅初提到了老朋友对他的劝告。
庐山会议后,周恩来对马寅初的处境非常担心,和马寅初谈了一次话,希望他做一个检讨,以便在运动中过关。
马寅初在信里谈到了自己的态度,他用老朋友来称呼周恩来。他说,“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能拒绝检讨。”
马寅初在1960年,又写了《重申我的要求》。
他对200多位先生的批驳不以为然。他否认自己被批得体无完肤,而是“心宽体胖”。
他还特意表示自己不怕被泼冷水,因为冷水澡已经洗了多年。
此篇文章被康生称为右派的反攻,马寅初申辩的权利被剥夺。
1960年,马寅初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
即使如此,他依然在政协组织的学习活动中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觉得控制人口是没错的。“我不怕孤立,不怕坐牢,不怕油锅炸”。
到1973年,国家计划生育小组成立了。
1979年,新人口论平反。
经过近20年的时间,马寅初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这个98岁的老人下肢瘫痪了,已经不能再登山,也不能再洗冷水澡。
对于有人希望他再对人口理论问题发表意见,他表达了歉意。年龄过大,精力不够,不可能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他希望后来人努力。
这位老人成为后代知识分子胆识和学识的高峰。
他从来只向真理屈服。
□文/记者 张寒
马寅初
(1882—1982),经济学家、教育家,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
马寅初是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等职务,曾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他毕生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定物价、控制人口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科学、人口科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等文章遭到错误批判,1979年获得平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