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九月二十七日电 题:开国大典上指挥国歌演奏的福建人
作者 孙虹 曾福志
六十年过去了,人们难以忘记他挥动臂膀的那一刻。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十五时整,开国大典上,年仅二十九岁的福建德化籍军人罗浪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奏的指挥第一人。
前不久,罗浪来到北京郊区昌平阅兵村的解放军联合军乐团驻地,他的出现让全场沸腾了。罗老特意穿上了六十年前参加开国大典时的军装,从轮椅上慢慢地站立起来,缓步登上了指挥台,再次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如今已是八十九岁高龄的罗老,在北京安享晚年。记者联系到其在老家德化的弟弟罗杰,听他为我们讲述了哥哥罗浪及其辉煌的往事。
一九二O年,罗浪出生在著名侨乡泉州德化县。九岁便跟随父亲南渡马来西亚,十三岁只身回国读初中,十八岁投奔延安抗日。原名罗南传的他,到延安后改名罗浪,寓意投身抗日巨浪。而罗浪之于新中国,并不仅仅是奏响了新中国第一乐章。
每逢国庆阅兵,或者部队重大活动,人们都能听到铜管乐编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首军歌便是罗浪的代表作,它以其雄浑、高亢、激昂、奋进的旋律,以其铁流滚滚、势不可挡的气势,以其雷霆万钧、无坚不摧的力量激励着将士英勇向前,也让世人领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深刻内涵。
管弦乐《哀乐》,是罗浪的另一传世之作。罗浪将自己出生入死于沙场的激情和对牺牲战友的缅怀之情凝结于音符之间,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强。一九四九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哀乐》成为中国正式的葬礼乐曲。一曲哀乐,牵动了十几亿国人,不仅如此,许多外国人在葬礼中也播放这曲《哀乐》。
一九五二年,罗浪组建了一千人的现代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他没有想到,只有几十人的晋察冀军乐队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千人军乐团的前身。他没有想到,他成为了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国歌演奏的指挥第一人。他更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军乐团团长,新中国军乐事业奠基的第一人。
除此之外,罗浪至今一共创作、改编了歌曲、大合唱及歌剧歌曲等两百余首,除了大量经典乐曲以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乐,如广为传唱的《狼牙山谣》、《五壮士之歌》、《从军曲》、《英雄赞》等。在音乐事业方面的贡献卓越,罗浪还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第二届中国音乐终身荣誉奖“金钟奖”——中国音乐最高荣誉奖项。
六十年过去了,在罗杰眼里,哥哥的思维依然充满活力,保持着与时代的同步。十年前,城市初现网上纪念馆,对已故亲人实施网上祭奠的方式,“他认定这是一种文明新风,马上让孩子建立了我们的父亲的网上纪念馆,而且将这种现代、文明的祭奠方式推广开来。”
多年来,罗浪一直担任北京德化乡亲联谊会荣誉会长。罗杰回忆道,家乡德化的一切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哥哥罗浪,每年都给家乡小学寄赠图书,还曾连年寄钱让家乡学校添置图书,为师生讲课、题写对青少年的希望,资助贫困学生。
已是耄耋之年的罗浪也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我还有三个愿望:想再爬一次长城,做回好汉;回老家福建走走;出国看看外面的世界……”(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