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游行方阵将携最大国旗亮相 旗下暗藏把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首个游行方阵将携最大国旗亮相 旗下暗藏把手
2009年09月25日 09:36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北京郊区某装甲师训练场,战士们托着一面巨大的国旗进行训练。记者 张涛 摄
为方便托举,国旗下方专门缝制了许多把手。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历次国庆庆典中最大规模的国旗仪仗方阵,10月1日当天将耗时4分16秒通过天安门,他们托举的也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面国旗。

  北京军区某装甲师66459部队的将士们组成了此次国庆庆典群众游行的第一个方阵———国旗正步仪仗方阵,届时将在阅兵最后的空中梯队结束受阅后首个出场。

  该方阵副总指挥余勇介绍,由1949名军人组成的国旗正步仪仗方阵,将呈现出中央的国旗和外围的鲜花。此次露面的国旗将是历次庆典中最大的一面,它长28.8米宽19.2米,面积逾550平方米,重达150公斤。届时这面国旗将被720束鲜花环绕。

  国旗和鲜花,全部都由该方阵的战士们举起,不过到时候他们不会身穿军装,而是改着便装———托举国旗的将着红色服装,举鲜花的则着白色服装。

  余勇介绍说,近2000人的方阵,从东华表起,以每步75厘米的步幅、每分钟116步的步速,正步通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历时4分16秒,全部距离以正步计算为178.66步。

  【揭秘1】

  国旗距离地面1.85米

  方阵副总指挥余勇介绍,正步行进时要保证国旗为一个平面,环绕国旗的鲜花的高度也都要在一条线上。举国旗的高度是1.85米,即国旗和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85米,举花的高度为1.95米。

  这两个高度,并不是指挥部预设的,而是将士们在训练中不断磨合的结果。余勇解释,这个高度是最适合的,如果举到1.9米,队伍中个子矮的会很累,而队伍里最高的人身高不超过1.85米,他在举的时候就会轻松点。同样,举花到1.95米也是训练中发现的效果最好的高度。

  为了能够达到举手即达到最合适的位置,方阵专门制作了1.85米的棍子,每个人都这样量下去,练了近一个月。

  举花的动作看上去简单,但要领不少。余勇介绍,举花时手臂正直向前伸,眼睛与肘弯同高,拳眼与地面垂直,拳面与头同高,这样花的高度正好超过国旗的高度。

  【揭秘2】

  巨幅国旗下暗藏把手

  此次国旗正步仪仗方阵创下历次庆典的三个“最”,余勇介绍,这是世界最大的国旗,托举国旗人数最多,而国旗也是最重的。

  这些“最”,同时也意味着挑战。据余勇分析,国旗一大,就意味着边框的人要多,人一多,整齐度的难度就增大。同时,举国旗人多了,国旗底下的人踢正步的难度也增大了。再者,国旗面积大了,想让表面完全展平,难度也很大。

  余勇说,方阵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用的是一块红布,虽然底下有把手,但总感觉举得比较别扭,因为把手太密、太多,后来方阵给厂家提建议,按共同商量的样子制作了国旗,定做的国旗一米一个把手,举的舒适度刚好,训练效果也好。

  10月1日那天,方阵会托举一面和目前训练用的一模一样的新国旗走过天安门。

  - 对话

  国旗正步仪仗方阵副总指挥余勇:

  最担心有战士“独树一帜”

  余勇,群众游行首个方队———国旗正步仪仗方阵的副总指挥,1999年他曾驾驶着中国最先进的坦克通过天安门受阅,此次则是带领着1949人托举着国旗通过天安门。

  指挥方阵要下达4个口令

  新京报:1999年你开坦克过天安门时最担心的是抛锚,这回你最担心什么?

  余:我最担心有个别战士“冒泡”,一紧张做错动作。一个人的动作做错都会有很大影响,一眼就能明显看得出来———比如举花,如果早举了或者没举,都能看出来,早举了我们叫“独树一帜”,一眼就看出来了。

  新京报:游行的时候你在方阵里吗?

  余:就在国旗底下,我不但是指挥者,也是方阵的一员。

  新京报:近2000人的方阵你怎么指挥?

  余:总共要下达四个口令,比如我们到达西检阅线后,我要下达向前看的口令;徒步到达结束线的时候,要下达收国旗的口令等。

  从踢正步开始就在心里数

  新京报:这么多人怎么能都听到你的口令?

  余:我们采取的是波纹扩散式的方法,比如我喊“向前看”,我周围十几二十个人,会同时跟着我喊“看”,所以大家都能听到。

  我喊完口令,还得看着地面那个检阅线,从东华表踢正步到西华表要179步,从一开始踢,我就在心里数了。踢正步时喊口号“祖国万岁、人民万岁、共产党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喊完后是60步,然后从60开始数,经常数就习惯了,非常清楚。

  新京报:近600平方米的国旗,我看你们训练的时候,上国旗和收国旗的速度非常快。

  余:最快的时候上国旗7秒,收国旗5秒。

  新京报:游行结束后,国旗会留给你们吗?

  余:我们希望能够留下来,签上名字,放到我们团史馆里。

  - 特写

  临时改动作险成“顺拐”

  仪仗方阵将士用DV实拍,解决动作协调问题

  昨日下午16时许,北京军区某装甲师66459部队,1949名官兵身着迷彩训练服,在操场上进行“排面”训练。每一个小训练场地旁,都有两名战士在用DV和照相机做“现场实拍”。

  据该部队政治处主任苑杰介绍,为了此次游行,部队特意斥资购买了录像和摄影设备,专门用来在训练中实拍,晚上放给官兵们看,以分析动作和阵型。“有时说很多遍,战士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成啥样,这下一目了然了。”

  苑杰说,战士们除了一手举花,还要一手托旗,因此摆臂只能用一只胳膊,这给踢正步带来了难度。

  方队副总指挥余勇还说,在第二次实地演练之后,按照上级命令,方阵的动作又临时做了修改,战士们腿上要踢正步,但胳膊不能按正步要求来摆,而是按齐步走的要求摆臂。时间紧迫,而两臂动作又各有不同,有的战士偶尔协调不好就走成了“顺拐”,然而克服这个难题只能是更加刻苦、频繁的训练。

  - 人物

  从鸟巢击缶到国旗方阵

  杨志军 山东日照人,1978年8月出生,北京军区某装甲师66459部队三级士官

  在国旗正步仪仗方阵中,身高1米85的杨志军位于第一排第二位。用副总指挥余勇的话说,排列在方阵最外侧的官兵,都是考虑到身高、相貌、队列动作等条件择优选出来的,更何况“排头兵”。

  从杨志军略带羞涩的笑容中,看不出来这是一名入伍12年的老兵。1997年,19岁的他在济南军区入伍,2年后调到北京军区某装甲师。时值国庆50周年阅兵,作为二炮手,年轻的杨志军在坦克上行着注目礼,通过了天安门广场。

  2008年,已经成长为一名坦克车长的杨志军,通过层层审核,作为全军第一批战士,被选拔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队伍中。8月8日晚,2008名高大帅气的战士在鸟巢击缶而歌,作为第331号,杨志军被淹没在浩瀚的表演人群中。“家里人都在电视里找我,可是没找到。其实连我自己都没有找到。”杨志军笑着说。尽管如此,他依然觉得很荣耀———在谈及当天的妆容时,小伙子娴熟地用拇指在眉间向上一抹,“这儿有一道红”。

  今年6月中旬,团里举行开训动员大会。听说有机会参与国庆游行,官兵们都很激动,但也有些老兵犹豫了,年纪大了,训练艰苦,还要不要再去拼一回?

  31岁的杨志军也决定年底退伍,“但入伍12年,能够参与两次国庆庆典,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在杨志军萌生这一想法的时候,营里也将他和其他二三十人一起推荐到了团里,经过预选、考核,杨志军幸运成为国旗正步依仗方阵的一员。

  而他,也是全团唯一参加过两次国庆庆典及奥运表演的战士。

  “即使退伍,也没有遗憾了。”杨志军说。

  采写/摄影 记者 杨华云 李欣悦 张涛 通讯员 程建峰 黄波 李啸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