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九月十三日电 题:绣制国礼的新中国第一代刺绣艺人任嘒閒
作者 赵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苏绣作品作为国礼,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手中走向海外,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纪念馆珍藏。这些被选作国礼的作品大多出自苏绣“泰斗”、新中国第一代刺绣艺人任嘒閒之手。
一九五五年,毛泽东将苏绣《列宁在拉兹里夫湖畔》赠送苏联;一九五七年,《列宁与农民谈话》被选作赠送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之国礼;一九七一年,《路易•欧仁•瓦尔兰》作为国礼赠予法国印刷工人代表团;还有《伏罗希洛夫》、《芬兰总统像》、《西哈努克亲王像》等都被选作国礼……
著名作家周瘦鹃在《花前琐记》一书中誉她为“现代针神”,教育家叶圣陶将她的人像作品称之为“神品”。六十年光阴从她指间流转,在针尖倾诉中幻化出一幅幅五彩斑斓、光影虚实结合的锦绣世界。
十九世纪末,刺绣大师沈寿继承传统、吸收西洋画精髓,创造了“仿真绣”。一九五八年,任嘒閒凭着扎实的素描功底和熟练的乱针绣技巧,继杨守玉的“乱针绣”之后,独创了“虚实乱针绣”,融合了西洋画和中国画,为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任嘒閒第一幅虚实乱针绣作品《列宁胸像》,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伟人的形象。在中国刺绣质量评比会上,这幅作品被定为“肖像绣的质量标准”,后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获金奖,现为江苏省美术馆收藏。之后,一九六六年她与同事合作,绣出正反各异的双面异色异样绣,开创了中国绣坛双面三异绣的先河。《毛主席》全身像、《周总理的睡衣》、《王杰、刘英俊》、《王铁人》……一幅幅作品在展示苏绣精湛技艺的同时,也定格了一个个新中国的瞬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给苏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任嘒閒不断探求国际文化与民族性等苏绣面对的新课题。她与美国摄影家罗伯特合作,对油画名家作品的再创造让人惊叹。
从一九五二年秋参与筹建新中国第一所刺绣学校,到创建苏绣第一个“大师工作室”,任嘒閒在创作的同时还为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刺绣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乱针绣与虚实乱针绣的肖像已成为走向世界的名品。一代刺绣艺人任嘒閒虽在二00三年与世长辞,却桃李芬芳,从台湾乱针绣艺术家陈嗣雪、佟家宾,到香港刺绣名家冯亿丽,从她门下走出了许许多多苏绣佼佼者,成为中国刺绣发展的中坚力量。(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