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巴黎8月5日电 5日出版的法国《欧洲时报》发表题为“‘围堵’思维 可以休矣”的评论文章表示,在当前全新的国际环境下,合作与发展,反恐与反暴,和谐与双赢,照顾对方核心利益从而保证自己核心利益,已成任何双边与多边国际关系的主流。损人不利己,通过践踏他国人民情感底线,去打某些似是而非的意识形态牌,并以自身核心利益为代价的外交,难以为继,是没有前途的。
评论全文如下:
8月2日,第58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发言人向记者证实,原准备参加本届电影节的7部华语影片已宣布集体退出,以抗议电影节“执意”播放有关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的纪录片并邀请她访澳。同时,港、台驻澳贸易办事处也撤回了对本次电影节的商业赞助。至此,说电影节“灰头土脸”、威信扫地,应不为过。
无独有偶,日前,日本心甘情愿成为新疆7.5事件后第一个接待热比娅的国家。在中国政府与人民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严正交涉”与“强烈声讨”之下,“邀请单位”不敢“露脸”,热比娅竟没能完成其演讲与访问主要日程,只是在少数日本反华议员的陪伴下,匆匆对记者爆料一些“万人失踪”之类的“事件真相”,提前返回了美国。至此,说日本政府处心积虑打“民间”幌子操弄“疆独”议题,不但暴露“官方”复杂心态,而且使日本不希望伤害的中日关系再受伤害,得不偿失,应不为过。
上述明眼人一目了然的两笔“赔本生意”,墨尔本与东京为何“执意”要做?我们以为,还是“围堵中国不惜工本”,“双重标准”对待“民族宗教与独立问题”的惯性思维在作怪。
如果从国家利益得失的角度盘点,从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在巴黎受阻,到萨科奇总统会见达赖,到德国总理避见达赖获取大量对华订单,再到巴黎市府授达赖荣誉市民;在这个操作与拒操作或暂停操作中国统独与民族宗教议题的链条上,孰得孰失,谁赢谁输,不啻昭然若揭。我们发现:站在中国明码标价“核心利益”对面的西方政治家或媒体,面对“损失”,有的“亡羊补牢”,有的迂回包抄,有的乘人之危,有的暗渡陈仓;唯一或缺的,是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彻底反思,放弃这种“双重标准”与“围堵思维”。
因这种惯性思维的根深蒂固,面对是非曲直不能再明白的新疆“7.5”事件与“热比娅始作俑者之角色”,墨尔本事件与东京事件的出现,西方某些媒体与政客的暧昧态度,就不足为怪了。因此,达赖、李登辉继续其日本之旅,不足为怪;刚刚使美中关系升级的奥巴马总统未来某时某地是否会会见达赖仍然是问号,也不足为怪。
但是,我们仍然要说:这种操作中国统独与民族、宗教议题的做法没有前途,这类围堵中国的思维,可以休矣!
在当前全新的国际环境下,合作与发展,反恐与反暴,和谐与双赢,照顾对方核心利益从而保证自己核心利益,已成任何双边与多边国际关系的主流。损人不利己,通过践踏他国人民情感底线,去打某些似是而非的意识形态牌,并以自身核心利益为代价的外交,难以为继。此其一。
面对一个事实上已经崛起,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在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的中国,“台独”、“藏独”、“疆独”等等议题的操弄者将遇到的最大的障碍与反对力量并非他们所认为的中国政府,而是近年在上述议题上空前一致的两岸三地、绝大多数海外华侨华人的“主流民意”。此其二。
正如旅澳洲与旅日侨领所言:“这次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电影艺术家退出墨尔本电影节,充分说明这个电影节邀请热比娅来访的做法已经伤害到中国人民的感情”;日本以所谓“民间邀请”方式放行“疆独”分子热比娅访日,伤害的是中国广大民众。这一“肺腑之言”,惟未来之“操作者”思之。
8月3日德国媒体报道, 与之前多次受到的追捧相比,正在德国访问的达赖喇嘛此次“行市”陡降,不仅听众少,政界人士也避免出头。德国《金融时报》报道说,达赖在德国有众多“权贵朋友”,比如总理默克尔等,不过,德国重量级政治家这次没有一个出来会见他。 “德国之声”评论称,中国可能成为第一个走出经济危机的国家。各国要走出危机,需要中国的帮助。这也是德国政坛此次对达赖冷淡的原因之一。
这是否是西方在面对中国人关注的“核心利益”时,表现出的某种新的睿智?我们拭目以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