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4日电 6月1日,一架原定于从巴西里约热内卢前往法国巴黎的法国航空公司空中客车A330-200型飞机起飞后不久在大西洋海域上空与地面失去联系,客机上的216名乘客及12名机组成员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
6月2日,世界气象组织航空气象处主任普埃姆佩尔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失踪的法航客机当时正在一个热带辐合带内飞行,因此有可能遭到由于气流上升所引发的雷暴袭击,但他同时表示,恶劣天气并不是造成此次空难的唯一原因。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研究所所长张义军认为:“飞机对雷电防护的标准比一般的地面建筑物级别要高,从概率上讲,因遭遇雷击而导致航班失事的概率较小。”
张义军说,“第一,飞机上都会有雷达装置,雷达天线朝向地面,这样在平面位置显示器上就显示出了一幅‘雷达地图’,领航员通过观看‘雷达地图’,就能随时知道雷暴发生的情况,保证飞机按航线飞行。第二,有相应的地面气象预报与之配合。第三,雷暴一般发生在对流层,飞机在100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时,如果遇到雷雨区,驾驶员可以操纵飞机离开雷雨区,绕道而行。”
飞机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屏蔽体,为防止雷击,飞机上还会装有防雷电装置,它一般安置在机翼的翼尖处,亦叫“放电刷”。飞机遭到雷击后,电流可以从“放电刷”中放出去,“放电刷”即起避雷针的作用。此外,飞机内部一些电子设备包括仪表、通信系统都会对雷电防护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飞机里的人员安全系数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标准都是有一定额度的,如果超过额度范围,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发生。” 张义军说。
张义军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雷电的认知还是很肤浅的,自然界中闪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很随机,而人工触发闪电可以预知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这无疑为雷电防护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世界上也只有法国、美国、日本、巴西和中国掌握了人工引雷技术。
“人工引雷指的是在雷暴环境下利用一定的装置和设施,人为在某一指定点触发的闪电,我们主要是利用火箭拖导线技术把闪电引到预知位置上进行科学试验。”张义军说,由于人工引雷能提供最接近真实的自然雷电模拟源,可对雷电形成机理及防雷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更为可靠。自2006年以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在广东省从化地区的野外雷电观测试验基地开展了自然雷电和人工引雷试验。
张义军说,全国有不少省(市)气象部门都已经建立了雷电监测网,形成区域性雷电监测、预报、预警和研究系统。开展野外雷电试验,目的就是为我国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护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必要的基础平台,为我国雷电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支撑,以提高我国雷电灾害防御能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