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推波助澜 中美共治论演化成中国威胁论变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政治家推波助澜 中美共治论演化成中国威胁论变种
2009年05月26日 11:34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无论是“中美国”还是“G2”,都是“中国责任论”的延续和升级,“中美共治”只是西方媒体夸张酿造的“民间版本”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周鑫宇发自华盛顿 5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捷克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对记者表示:“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意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绝不谋求霸权。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温家宝的话,是对近来世界舆论热烈炒作“G2”、“中美国”、“新两极”等话题的直接回应。而这些让大多数中国人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新名词,到底是怎么突然冒出来的呢?

  从“中美国”到“G2”

  “中美共治论”是地地道道的美国造。它本来是美国部分“知华派”学者近两年提出来的学术呼声,没想到经过大众媒体这个“扩音器”的放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风中激荡扩散,在很短的时间内竟然成为了全球舆论的新热点。曾经的学术概念在大众舆论的环境下,其意义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波。

  “中美共治论”最早缘起于一个新造的词汇“Chimerica(中美国)”,这是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2007年3月4日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中美国”主要是指最大的消费国美国,与最大的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以及这个利益共同体对全世界经济的影响。

  随后出现的名头更响的“G2(两国集团)”概念显然与“Chimerica”异曲同工。去年7月,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在美国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平等的伙伴关系的文章》,为美国“应对中国的经济挑战”提出解决之道:建立中美两国平等协商、领导全球经济事务议程的“G2”模式。

  事后来看,尽管“G2”这个新词后来让伯格斯滕名扬世界,但他的基本观点中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在后来风起云涌的大讨论中被忽视了。首先,美国建立“G2”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中国在WTO、汇率、贸易等问题上对美国利益的挑战,克服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在伯格斯滕看来,而唯有以此“完全的权利、真正的共同领导地位”才足以“吸引中国”,“创造一种全球急需的有效领导”。第二,博格斯滕承认,“G2”模式主要限于经济领域,在其他领域“未必更有效”。

  政治家推波助澜

  如果不是有后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和G20峰会,伯格斯滕和他的“G2”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美国智库学者本来就擅长制造概念、创造名词,可是“名词”真能“出名”者则甚为寥寥。实际上,伯格斯滕的文章发表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并没有激起太大的反响。

  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以及在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果断有力、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依然看好的背景下,西方呈现出把遏止全球性衰退的希望寄托给中国的舆论倾向。今年4月份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让中国在西方媒体的笔下开始“脱胎换骨”。伯格斯滕的“G2”概念因此被媒体挖掘出来,一举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词。

  而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等美国前政要的相关言论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初,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说,“在双边关系方面,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确立G2的关系。”布热津斯基是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家之一,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奥巴马在竞选期间的外交问题顾问。他对G2的公开支持,让日本媒体惊呼“这恐怕不只是一种幻想”。

  战略界的声音也迅速传到了政策层。今年3月,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撰文表示,中美两国必须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有G2强劲发展,20国集团就将会令人失望”。不久后,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观点表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将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权威力量”,成为“世界两强”。米利班德是西方第一位公开支持建立“G2”的在任政治家。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并未对“G2”做过公开表态,但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中国时提到的中美“同舟共济”,令外界遐想不已,被外界观察人士看作是对“G2”的间接承认。甚至有日本媒体以“G2”来描述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

  沦为“中国威胁论”

  从“中美国”到“G2”,再到后来甚嚣尘上的“中美共治论”,概念提出者的初衷正在经历着意想不到的“变形”。

  “G2”的说法同时引发了西方众多的反对声。布什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会议亚太资深主任韦德宁在今年4月初表示,“虽然美国和中国关系的确重要,但如果把美中关系称为G2,就会深深伤害美国与日本、印度等其它亚洲盟国和友好国家的关系”。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出版的《PacNet》4月30日发表文章认为,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极其必要,但世界治理的范畴仍然不只是经济。把这种关系变成两国集团将制造出一种全球治理的错觉,只能引发两国盟友和朋友的反感而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而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上也悄然冒出没有消息来源的“中国提出与美国共管太平洋”的报道。5月20日,中国外交部公开否认了这一说法,而就在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的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强硬表示,“美国不会把太平洋让给任何人”。

  显然,“中美共治论”开始演化成“中国威胁论”的变种。日本、欧洲和俄罗斯的媒体都纷纷对“双头世界”的前景表示紧张。俄罗斯媒体表示,新的中美联盟可能有“反俄倾向”,因为其他的力量中心都将由此“居于小伙伴地位”。而“始作俑者”伯格斯滕更是遭到猛烈的批评。《外交政策》杂志近来连发多篇文章讨论“G2”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G2的幻象》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了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国家利益、政治体制方面的差异。但这篇文章所批评的,已经俨然是“中美共治”而不是伯格斯滕的“经济双峰”,是此“G2”而非彼“G2”了。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