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参与抗震救灾和捐助支援的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华人时刻心系灾区。经过一年的努力,灾区重建取得很大进展。众多曾经向中国无私奉献的朋友积极评价重建工作的进展,诚挚地祝福中国,期待着为灾区再做些什么——
“你们是真正的胜利者”
去年5月,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救援队作为最早来华参加救援行动的国际救援队之一,在都江堰市艰苦奋战,成功解救出在废墟中被困长达127个小时的年过六旬的徐荣星女士。汶川地震一周年前夕,俄罗斯救援队员们在莫斯科收到了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转交的徐荣星老人的亲笔感谢信,并观看了老人的感谢视频。
直接参与营救徐荣星的俄罗斯救援队员科罗尔科夫激动地说:“徐老太太,刚才看了您给我们的感谢视频,看到您现在精神状态这么好,我们非常高兴。非常荣幸我们能够帮助您,祝您身体健康。”救援队员马丁纽克说:“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位老奶奶已经康复。我也很高兴看到中国人民相互支持,战胜了这场灾难,你们是真正的胜利者。”
俄罗斯救援队副队长伊万纽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说到中国的救援工作,我只想提一点,那就是非常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们都很专业,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中国人民无所畏惧、互帮互助、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相互抱怨,这是很重要的。”
最后,俄罗斯救援队员对徐荣星老人及所有地震幸存者送上诚挚的祝福。救援队员茨韦特科夫深情地说:“地震一周年快到了,我相信,生活在继续,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在进行,中国人民能够战胜这场灾难。”
“应该为祖国做点事情”
中国在韩侨民协会总会会长韩晟昊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
去年,在得知祖国遭遇特大地震时,韩晟昊当即向中国驻韩国使馆捐献了部分积蓄。之后,他又开展了募捐活动,号召侨胞们踊跃捐款。韩晟昊说:“祖国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我们这些在外的华侨应该为祖国做点事情。捐款和募捐只是我向灾区人民表达自己心意的一种方式。做了这两件事情,我的心里也踏实多了。”
谈起灾区重建,韩晟昊说:“相信经过一年的建设,灾区重建已有不小的进展,灾区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了。我始终相信,中国人是不会被任何灾难压垮的。”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创办人、美国巴斯度学院科学、数学和健康系部主任姜镇英教授在灾区举办了多期题为《灾后心理重建》的讲座,为上千名医务人员、志愿者和行政干部等提供咨询。
姜镇英对本报记者说,震灾发生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的7000多名成员踊跃捐款,10多批教授学者去灾区考察,为重建工作出谋划策。我们还组织地质学家前去调研地震原因,工程学家就抗震建筑提出建议,医学家提供医疗咨询,等等。他说,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灾区,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灾区人民恢复正常生活。
“我们还能够做点什么?”
去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英华侨华人及留学生迅速行动,以各种方式积极支援灾区。今年5月12日到来之际,在英华侨华人及留学生以同样的关切,纪念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
5月7日,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在伦敦举办汶川灾区重建图片展,以“齐心重建美好家园、教育创造辉煌明天”为主题,展出了反映四川人民一年来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100多张新闻图片。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李泽霖说:“灾区人民以坚韧、感恩的精神携手走过了一年。此刻,旅英华侨华人、学生学者很想了解灾区的重建进展,想知道我们的父老乡亲还需要什么?我们还能够做点什么?”
谢菲尔德大学的中国学生则是将5月定为“纪念汶川地震慈善月”。该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赵一力向记者说,他们将在当地市政厅举行纪念汶川地震图片展、进行街头募捐、举行慈善晚会。这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汶川。“我们最后会将募集的善款汇往国内,支助卧龙小学的学生,为祖国人民做一点事情。”
“纸管临时教室”获奖了
四川省成都市华林小学的校舍在大地震中严重受损,成为危房。当地政府得知日本庆应大学的“纸管房”专家坂茂教授及在北京设有工作室的庆大副教授、建筑家松原弘典正计划帮助地震灾区建造临时房屋,便提出了援助希望。两位教授去年8月携研究室学生约25人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华林小学。
这些既环保又便捷的“纸管临时教室”派上了用场。临时教室在去年9月新学期开学前组装完毕。临时教室为3栋平房,总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采用特殊构造,柱子和房梁为厚20毫米、直径240毫米的纸管。据介绍,每平方米的成本约1000元。当地师生对日本庆应大学师生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日本国土交通省首次评选日本国内建筑公司在国外的施工项目受到当地好评的“日本项目国际奖”,庆应大学的“四川地震灾区援建项目”就在其中。
(驻外记者谭武军、于青、莽九晨、管克江、王如君报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